翌日一早同事們剛上班,就圍住了佟鍾貴的辦公桌議論紛紛。
好不容易等到林為民來上班,大家趕緊把他拉了過來。
“林為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大家指著佟鍾貴好不容易整理出來的對比資料,問林為民。
林為民對資料對比的結果並不意外,淡然道:“你們不是都看到了嗎?就這麼回事!”
見他似乎早有預料,同事們也不奇怪,昨天就是林為民讓大家做資料對比,大家奇怪的是林為民的反應。
“你就不著急?”柳蔭問道。“急有什麼用?”
林為民坐了下來“大家都坐。”
眾人見林為民似乎有話要說,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林為民拿起佟鍾貴桌上的那份統計,幾張紙上統計了《當代》《人民文學》《鐘山》《十月》等六家國內主流文學雜誌近三年的銷量。
稍加觀察,就能看出一個現象。
前兩年,各家刊物的銷量都非常穩定,有些刊物還穩中有升。
但從今年開始,各家刊物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跌幅也不算大,大體在3%~5%之間。
如果單看跌幅的話,似乎並不算什麼大事。
可統計的資料不會騙人,銷量下降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是某一本小說的銷量在跌,而是所有刊物的銷量都在跌。
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眾人心裡很清楚。
可大家還是不死心的望向林為民,寄希望於從他嘴裡說出一些令人振奮的話。
“小佟做的這份統計大家都看到了,資料擺在這裡,我不說大家也能想明白。
沒錯!國內的文學刊物銷量正在下滑,一家刊物的資料可能不代表什麼,但這麼多家刊物的資料放到一起,代表的就是一種趨勢,我們的文學期刊市場正在萎縮!”
林為民的口中說出了與眾人期望相反的話,眾人嘴唇緊閉,眼神複雜。
“根據我的觀察,不只是我們的期刊市場,包括整個出版行業,在未來幾年時間內恐怕都會進入到下行階段,銷量不斷的萎縮。”“不至於吧?”賀啟智有些懷疑。
林為民不緊不慢道:“你回想一下時間不用長,就三年前,你身邊那些整天買雜誌、買書看的人,現在還有多少人在堅持這個習慣的?”
賀啟智蹙起了眉頭,其他人也紛紛回憶起來。
眾人仔細想來,以前大家還沒察覺出來,今天被林為民一提醒,這兩年看書的人好像確實在變少。
國內的經濟在不斷發展,日新月異,計劃經濟時期老百姓們閒適舒緩的步調被不斷的打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屈從經濟變化,逐漸從改開前期注重精神生活的階段過渡到注重物質生活的階段。
文學帶給中國人的精神滿足正在不斷的削弱,人們開始朝現實轉向,不光是普通百姓,連文學圈的人也一樣。
前兩年韓少公帶領著一群文學圈的人進軍海南便是這種趨勢的證明,只不過這些人尚且沒有經歷過經濟高速發展使得社會快速躍遷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的毒打,還保持著內心的幾分理想和浪漫。
用不了幾年時間,這群人就會乖乖的在現實面前低頭。
“除了經濟發展讓大眾越來越重視物質享受,而忽略精神生活這件事。還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盜版,我想大家也知道這幾年盜版發展的越來越猖獗。
我們做刊物還好一點,圖書出版這幾年深受盜版之害,銷量正在不斷萎縮當中。
種種因素匯聚在一起,正在預示著我們的出版市場很有可能在九十年代開始走向下坡路。”
林為民語調平靜的訴說對未來的悲觀預測,眾人聽的面色沉重,心有慼慼。
“為民,你確定以後真會這樣嗎?”賀啟智問道。
林為民笑了笑,“這我哪敢保證?只是我個人的預測,不過大趨勢不會改變,大家可以等到明年再看看。”
林為民的意思很明白,市場萎縮是大趨勢,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萎縮只會愈發的明顯,只需要再多觀察一段時間,一切自然一目瞭然。
大早上剛上班,大家本來心情好好的,可聽完林為民這一番悲觀的預言,完全提不起精神來工作,心中充滿了感傷。
“為民,我看你怎麼一點都不愁?”姚淑芝不禁問道。
“有什麼好愁的?銷量不好,又不是我們一家的事,要跌大家一起跌。這是大環境的原因,非戰之罪。
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