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相信這些籌建中的工廠將被建成並且投入執行,因而很容易計算出這些工廠大概需要多少玉米。例如,早在2007年5月,美國農業部預計美國乙醇工廠在2007/2008市場年度將消耗34億蒲式耳的玉米。8 2007/2008市場年度乙醇工廠玉米實際消耗量的最終評估數字為億蒲式耳。換句話說,早在2007年5月份,玉米市場的參與者就獲得了關於乙醇玉米消耗量將要在2007/2008年度大幅上漲的訊息,如果說會有意外的話,那就是乙醇實際的消耗量比先前估計的要低。
這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清楚”乙醇玉米消耗量將至少和它過去增長得一樣快,那為什麼在2007年5月之後玉米價格還會繼續上漲呢?回顧一下,玉米價格直到2008年6月才達到頂點,其價格遠高於一年前的水平。例如,在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之間美國玉米出口價格上漲了79%。9如果乙醇玉米消耗量的增長完全被玉米市場上的交易者預料到,在2007年5月之後價格就不會漲得那麼多,除非一些意外的因素同樣影響了玉米的供給和需求。
表1…2中的資料顯示,出人意料的情況就是乙醇工廠新增投資增速放緩。截至2008年9月,大量新建乙醇工廠竣工,但是相比前一年幾乎沒有新的工廠開工建設。在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之間乙醇生產能力增加了35億加侖,但是計劃籌建的乙醇產能下降了34億加侖。建成投產和計劃建設的總計產能增加了1億加侖,這遠遠不足以推動玉米價格的大幅上漲。
最後,注意到表1…2的最後一列,截至2009年6月,又有更多的乙醇工廠建設完工,因此計劃建設中的產能下降到僅有19億加侖。然而,實際的乙醇產能從2008年9月開始只出現了微幅上漲,因為相當數量的乙醇工廠被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