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派一樣引經據典,拿出《貞觀律》和皇帝的親筆政令駁斥那些反對蘇寧做法的人,對那些人口誅筆伐,將他們駁斥的狗血淋頭,他們說蘇侯爺在堅持原則的同時,不忘記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全了這位孝子的孝道。已經是仁至義盡,你們還要蘇侯爺怎樣?
孝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但這並不能成為一個人可以當官的決定性因素,如果因為孝就可以做官,那麼全天下也不知道多少人都可以做官,那麼天下都會亂了套。孝是美德,是做人的基本素養,不是科舉考試的標準,孝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先決條件,你要是不孝,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這一下子就把反對派打入了無底深淵,反對派們的力量越來越小了,作為孔門嫡傳的孔穎達也注意到了,願意聽儒家之學的學生不多了。呈單調遞減趨勢,而願意學習法家縱橫家乃至於墨家之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他也理解了蘇寧曾經說過的,儒家被以前的皇帝和人們捧得太高,惹惱了太多太多的人,一旦儒家墜落神壇,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
成也皇家,敗也皇家。孔穎達只能長吁短嘆,什麼也做不到。什麼也不能做,風口浪尖之上,他就是儒家學派的代表,靈魂領袖,他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出了什麼事情,儒家就真的萬劫不復了。如今法家和縱橫家人才輩出,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