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主流意見,所以才會有侯君集說的慷慨激昂,而其餘大將都面色尷尬,欲言又止。顯然是侯君集的威勢比較重。而自己又對侯君集比較寵幸,所以他們想說又不敢說。
侯君集的毛病李二陛下也知道不少,心胸不太寬廣,有些瑕疵必報。而且有些粗鄙。年輕的時候不學無術。卻是一個天生的戰將,很能打,打起仗來不要命。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中立場堅定,這才成為李二陛下的心腹,但是這個時候,不是心腹不心腹的問題,而是侯君集有那個想要突破規矩,打破禁忌的苗頭。
好不容易把這個規矩給樹立起來,可不能被毀掉,現在看來,有一些把侯君集從那個位置上拿下來,換上一個更為合適的人選的必要了,這個人不必比侯君集更能打,比侯君集更擅長作戰,事實上大唐這樣的人也不少,唯一需要的就是這個人更加謙和,更加溫和,能夠更好地團結同僚,而不是威壓同僚。
李世績就很合適。
李二陛下覺得有必要向李世績把這個問題挑明瞭,否則李世績束手束腳,還有些難做,但是李世績的能力絕對不比侯君集要差,反而李世績才是如今大唐中生代降將領當中唯一一個可以和侯君集對抗的將才,李靖等老一輩退役之後,只有李世績才是如今最合適的人選。
“李卿何須如此,李卿這般作態,卻叫我有些懷疑,難不成參謀總部中,只有侯卿一個人能說上話,而李卿一句話也說不了?侯卿雖然是參謀總長,但李卿和高卿乃是左右次長,亦是身居高位,便是我也不至於在朝堂上讓群臣不敢言語,侯卿難道比我還要有威嚴?”李二陛下這話就挑明瞭,李世績抬頭驚訝地看著李二陛下,而後低下頭,似乎在思索一些什麼。
過了一會兒,李世績下定決心,開口道:“此時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侯總長在參謀總部同僚面前不止一次的談過之前李靖將軍大破東突厥而獲得宰相職位的事情,他說,李靖將軍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侯君集也可以做到,不就是滅一國嗎?西域諸國,只要給他兵馬,他可以一併收拾掉。
這是侯總長的原話,臣對此深表憂慮,陛下曾經說過軍中戰將管好軍中事物就可以了,不要總是把眼睛放在朝廷上,只要軍隊不干預朝廷,文官沒有辦法干預軍隊,兩相不干預,各做各的事情,是很不錯的,臣也是如此認為,但是侯總長看來並不這麼認為,以至於參謀總部內部也有一些人對此表示支援。”
李二陛下眼中寒光一閃道:“是嗎?有人支援?”
李世績點頭:“的確是如此,臣等雖然是在參謀總部任職,但是也在軍事大學教習學生,所以自從參謀總部草創之後,倒是有一多半的時間不在參謀總部當中,裡面的事情也不是多麼在意,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這些事情倒是高次長對臣提起,臣才有所警覺。”
李二陛下點點頭,說道:“恩,這個事情我知道了,你和高卿既然是左右次長,那麼,就應該對自己的職務多多在意些,軍事大學裡面優秀的教員教授有很多,不差你一個,你也不必時時刻刻都呆在那裡,你還沒有到李靖將軍的年歲,沒必要現在就開始養老,多多歷練一些,我還有大事相托付。”
李世績心中一凜,立刻明白了李二陛下話中有話,立刻拜道:“陛下之言,臣銘記於心。”
李二陛下點點頭,揮揮手道:“那就去吧,多注意些參謀總部,該做的事情要做,不要擔心有人對你不滿,知道嗎?”
李世績點頭,緩緩退出,李二陛下目送李世績退出書房,眼神慢慢的冷了下來:“君集啊,你太讓我失望了,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你要是再執迷不悟。就別怪我了……”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大事件則是一千個鄉的教育普及行動,一千名經過培訓得到認可的啟蒙老師開始開赴各地準備教學,各地政府已經設立好了學堂以備不時之需,五本被指定的啟蒙教材在大量印刷之後也開赴各地準備使用,一切都準備好了。
大唐貞觀七年十月,掃盲行動正式展開,一千名啟蒙老師下鄉施教,對關中地區的文盲人群展開強烈進攻,此事引起了劇烈的反向。大多數農民家的孩子都得到了上學的機會。以至於這些群眾對於皇帝的好感急劇提升,對於政府的支援程度大大增強,李二陛下在這些地區被塑造為了千古未有之聖君,大大滿足了這傢伙的自戀傾向。
而在其他地區。則是爆發了很多抗議活動。抗議政府輕視他們。只向關中普及,卻絲毫不關注其他地區,導致政府面臨極大壓力。李二陛下不得不召開會議,緊急商討第二批開放教育普及的地區,然後緊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