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一出,世人可謂議論紛紛,還有人從這些訊息總結出張華天命所歸。
就該他稱帝。
京城隨便一處茶館都在討論這事。
「白蓮教主竟然是神農侯幼子,這訊息也太炸裂了,前些年神農侯說他唯一健在的小兒子意外去世,我還覺得挺可惜,甚至特地替他上了幾炷香,沒想到根本就是假死,偷偷跑去造反了。」
「可別瞎說,怎麼能算是造反呢?
這分明是前朝無道,白蓮教教主得天之命,特地臨凡,撥亂反正來了。」
「對對對,哎呀,你看我這嘴。」
「所以教主一直壓著沒稱帝,該不會是想讓他父親,神農侯來稱帝吧。」
「應該不會吧,我估計最多也就是把神農侯封為太上皇,將他母親封為皇太后,不然跟著白蓮教主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人,甚至白蓮聖女都不會願意。」
「這倒也是……」
「自古以來改朝換代的次數倒也不在少數,可是如白蓮教主這般,只花了一年時間,就一路橫推,如得天眷一般迅速改朝換代的,我還真沒有見過。」
「逼迫幼帝篡位的速度不更快!」
「那是篡位,跟打天下不一樣!」
「要我說,白蓮教主他就是天命所歸,即便他本身天命不夠,他爹他娘和他侄子侄女的功德,也足以讓他稱帝。
你們想想,上古神農有何功德?
種五穀,嘗百草,治病救人。
可你們再看看神農侯一家,神農侯一個人可能還不配稱為神農,但他們全家的功勞加起來,不就是新的神農嗎?
四種新糧食毫不遜色於五谷吧。
產量更是遠遠勝過。
而前段時間,白蓮教也對外公佈起作用的並不是神符,而是摻雜在神符當中的胺磺和青黴素這兩種神藥,後面治療鼠疫的又是鏈黴素神藥,雖然名字有點奇怪,但確實是神藥,這功勞也一點都不遜色於神農氏嘗百草,治病救人之類吧,甚至說句不好聽的,這幾種藥能治的病,能救的人可能也比神農氏多。
既然有神農氏的全部功勞。
又憑什麼不能成為新的神農氏!
這難道不是天命嗎?」
「你這話聽起來沒毛病,但是被你這麼一說,總感覺白蓮教主好像沒啥功勞,功勞都是他爹孃和他侄子侄女的。
莫名有種他純粹運氣好的感覺。」
「他功勞好像確實不是很大,白蓮教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靠的不就是神符嗎,可神符能起效,靠的是兩種神藥,那兩種神藥又是他侄女研究出來的,後來之所以能那麼迅速攻佔天下,也主要是因為他有能夠治療鼠疫的神藥,怎麼看好像都是他侄女功勞大。
這麼大的功勞,要不是個女的。
感覺都能跟他爭皇位了!」
「對了,白蓮教教主好像只有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吧,他不著急稱帝,並且還急著把他爹孃和侄子侄女帶過來。
不會是想立他侄子為太子吧?
或者說要過繼他侄子?」
「這話題可不興聊,咱們還是聊點其他的吧,比如說第一位武者帝師,司徒家和司徒英是真的賺死了,現在天下誰不知道,他是白蓮教教主和教主兩位侄子和侄女的老師,帝師之位妥妥的。
以後可就是開國勳貴了。」
「真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
民間雖然議論不少,但此時的張華顯然沒有心情管,因為他現在正糾結於該用什麼方式統治這個國家,是堅持原有的帝制,還是換一個其他治理方法。
這點他實在拿不定
主意。
並也因此,遲遲未稱帝。
想讓他爹他娘,以及侄子侄女幫他出出主意,或者說提供一些建議之類。
張文他們剛一到京城,就被張華火急火燎的請進皇宮,並且帶進後殿,摒退所有人,相當直白的說出自身擔憂:
「爸,媽,還有小澤小慧,大概就是這個情況,你們覺得我該怎麼辦?」
「你的意思是說,其實你想要做皇帝,但是又怕管理不好國家,未來子孫太過於廢物,不知民間疾苦,然後王朝末年被人清算,甚至於有滅族的危險。
所以你也有點想搞君主立憲是吧?
甚至於內閣首輔制也行。」
張文聽明白了自己兒子的意思,他是想當皇帝,又怕子孫不行,萬一一子孫太拉胯,亡國也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