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新身體,曲潔便發現這具身體內部各種氣息相當繁雜,有妖氣,有巫法,還有人道氣息,龍氣蠱術等等。
連帶著原本純正人族血脈。
都因此有些扭曲。
估計也正因如此,這明明有著人類模樣血脈的原身,才會被認定為非人。
曲潔雖然不明所以,但也沒急著將體內那些雜亂氣息祛除掉,而是先行接管身體,並且迅速梳理起原身的記憶。
然後沒一會兒便苦笑了起來。
原身原本是個純粹的人族,甚至地位還相當之高,是大乾王朝開國乾坤大帝的十二女,乾坤二十二年被加封為嘉和公主,賜婚永安侯之子郭平,彼此雖說不至於有多相愛,但也能勉強做到相敬如賓,並在乾坤二十四年生有一子。
取名郭晏。
乾坤三十一年,乾坤帝駕崩。
次年改元文治,乾坤帝嫡長孫文治帝繼位,追封其父德善太子為盛平帝。
文治元年七月,大舉削藩。
此後興王貶為平民,代王被圈禁於乾坤帝陵,永王反抗被殺,湘王詛咒,秦王起兵,寧王起兵,平王起兵。
三王興兵三十萬,清君側。
文治二年三月,永安侯鎮壓秦王之際,兵敗被殺,十二公主,也就是原身嘉和公主上奏,要求她丈夫繼承爵位。
文治帝不滿永安侯兵敗。
按下奏章未批!
文治二年六月,嘉和公主再上奏。
因為此事,許多勳貴們私下已有議論,甚至有人傳文治帝刻薄寡恩,人家永安侯是為了保住他的皇位,才上戰場被殺的,要不是他削藩亂搞,人還活得好好的,結果現在連爵位都不讓人家兒子繼承,這是想幹啥?未卸磨先殺驢?
原身本來是不想頻繁上奏的,但她婆婆和丈夫不斷請求,並且表示擔憂。
生怕爵位出問題。
這才迫不得已,明知會惹得這個侄子文治帝不滿,卻還是接連不斷上奏。
勳貴間的輿論也是她那丈夫聯合幾個同樣兵敗被殺,爵位懸而未定的勳貴世子或嫡長子們,私下製造並傳播的。
迫於形勢以及勳貴不滿。
文治帝只能無奈允許那些父親已經死亡的勳貴世子或嫡長子,繼承爵位。
文治四年,三月,秦王率先破關打入帝都,文治帝,三王開啟混戰。
文治四年,八月,寧王兵敗被俘。
十月,平王病逝,兵敗如山倒。
年底,秦王宣佈廢除文治年號,抹去文治四年,改元乾坤三十五年,也就是不承認過去文治帝在位的那四年,以表明自己是從自己父親那接受的皇位。
雖然有欲蓋彌彰之嫌。
但人就樂意這麼幹,徒呼奈何。
次年,秦王改元永盛,登基稱帝。
永安侯,當年無疑是支援文治帝的那一派系,前永安侯甚至就是死於鎮壓秦王的大戰中,所以永盛帝稱帝后,永安侯全家自然是趕緊龜縮起來,儘可能降低自身存在感,能不露面就不露面。
原身都為此迫不得已低調下來。
畢竟永盛帝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與她關係並不怎麼樣,甚至彼此都沒見過幾次面,原身出生時,永盛帝就已經出宮建府了,另外原身兩個一個被廢,一個被囚禁起來的同父同母哥哥,早年也跟永盛帝關係很不好,他們雖然是被文治帝廢了和囚禁起來的,但永盛帝登基後也沒替他們,此時依舊被廢被囚禁,這種情況下原身自然也只能低調。
但永安侯府內卻生出了不滿。
比如原身那個婆婆和她那個丈夫私下就有嘀咕,為
什麼當年尚的不是平陽公主,作為如今永盛帝同父同母妹妹的平陽公主,不但得封長公主,連原本只是伯爵的駙馬家,都風生水起,不但升了侯爵,還位居高位,真真門庭若市。
不像他們家都沒什麼人願意往來。
可他們也不想想,當年秦王剛造反之際,平陽公主和她那個駙馬就被立刻囚禁看守了起來,差點被殺,中間不知多少人周旋,這才勉強保住了條小命。
並在昭獄裡一呆就是三年。
永盛帝出於愧疚,補償點怎麼了?
從那一刻開始,原身與她丈夫和婆婆之間就產生了難以癒合的裂痕,只是表面功夫依舊得做,依舊維持著和平。
永盛三年起,永盛帝的幾個兒子間也開始奪嫡之爭,永安侯府不甘心自家只剩一個爵位,其他啥權勢都沒有,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