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時不幹一票更待何時,而且這也算是在救人不是麼?做農民,土地真是太根本了。為什麼地主能做的事他們不能做?大不了地主十斤糧換一畝地,他們十五斤換一畝!現在整個青河縣都處於糧荒饑荒中,如果古沙村的人覺得他們這樣的做法不道德,大不了他們就把糧食賣給別的村,她才不信沒人要呢。別怪她發災難財,人不為已天誅地滅。
二郎站了起來,在屋裡走來走去,不斷地思索。媳婦的提議雖然不地道,但的確讓他很心動。若讓他白白地將這些糧食拿出去救人,他是不捨的。現在他們只是要村民的地而已,他們失去了地,但至少還能活命不是嗎?
他咬咬牙,重新坐了下來,對著他媳婦道,“媳婦,說吧,該怎麼做?我照做便是!”媳婦腦子比他好使,這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羅雲初見他狠下了心,當下笑道,“二郎,我覺得我們還是不要太打眼得好。剛才我想好了,咱們就借三弟來用一下,對外的說法是,三弟的一個朋友想置些地,願意用糧食來作交換。”
這樣的說法能讓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忌憚幾分,不敢輕舉妄動。翰林院編修的朋友,誰曉得你背後還有沒有更厲害的主?曉事的都不會輕易來招惹,份量夠的人也懶得為了這百幾十畝地來得罪人。官場上的事,誰也說不準,為了這麼點蠅頭小利就結下怨,指不定哪天就被人暗地裡下絆子了。這樣的買賣聰明人都不會做的。
“然後,咱們就到青河縣郊外裝幾個口袋的泥沙運回來。”既然要做戲,就要做全套。
二郎聽完,有點猶豫地道,“這聽起來,倒是可行,不過這樣對三弟的前程會不會有妨礙?”
羅雲初不以為意,“咱們只說是他朋友的,又沒說是他的,再說咱們的糧食來路正當,有什麼好怕的?”若做得好了,也算是功德一件呢。
二郎問,“對了,我覺得是不是和韓師爺借上十來個身強體健的差爺比較好?”上回發糧的事他仍記憶猶新,如今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糧食,難免會有人趁亂搶奪糧食。防著點準沒錯的。
“二郎,還是你想得周全。”羅雲初笑著讚道,她這丈夫腦子沒有以前木了。
二郎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是他突然想到的。“叫上大哥和阿德一起吧。”獨木不成林,而且青河縣這塊蛋糕也夠大,他們自己一家也吃不完,“不過讓大哥那邊千萬得保密。”大房那邊如今人多嘴雜,她不得不叮囑一下。
“嗯,曉得了,我這就去!”說完,一溜煙地跑沒影了。
羅雲初看著他那著急的樣子笑著搖了搖頭,便起身回屋看看兩個娃去。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大概還有一更,老樣子,憋得出來就憋,出不來不許怪偶。。。
90。以糧換地
“老烏,又上山採餓羊菜啊?”莫老漢咳了幾聲,拄著木棍慢慢走出院子,只見他的兩條腿腫得像粗木樁子。
“是啊,家裡的東西都吃光了,不得不到山上摘些嫩葉子吃啊。”那叫老烏的全身浮腫,只不過沒有莫老漢那般嚴重罷了。
“孩子他爹,你要什麼和我說便是了,出來做什麼?”莫大嬸忙從屋裡走出來。
“就想出來走走,看看,我這身老骨頭,也不曉得還能活多久。”莫老漢頓住腳步,看著兩人,笑道。
老烏和莫大嬸都沉默了,是啊,這糧荒什麼時候是個頭哇。前天,他們隔壁的範老頭就死了,全身水腫得厲害。這都是粒米未進,野菜樹葉吃多了的結果啊。
“孩子他爹,明兒咱把家裡的兩畝地全拿去換了糧吧,能換多少便換多少。”莫大嬸建議。
久久,莫老漢看了一眼同樣水腫的孫女,嘆了口氣道,“換吧換吧。”
按比例分成,談妥條件的當天晚上,大郎家和阿德家的糧食就連夜搬到了二郎家。阿德只拿出了五百斤糧食,剩下一千斤左右不敢動用了。畢竟他還要預留出一部分供自家和岳父那邊生活。大郎這邊拿出的也不多,僅有兩百斤,他一大家子六張嘴巴等著吃飯的,哪裡敢拿多出來賣予別人?
“二郎,好了嗎?”羅雲初提著長長的油燈,朝下面低聲問道。
“好了,我這就上去!”
“來,我拉你一把。”羅雲初伸出手,二郎的手搭了上來,他腳一蹬,便借力從地窯裡上來了。
沒錯,就是地窯!這在去年就挖好了。這是羅雲初他們去年就挖好用來藏糧食的,開口就在雜物房裡。俗話說狡兔三窟,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羅雲初他們之前買了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