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1 / 4)

小說:穿越之農婦難為 作者:白寒

好吧好吧,她知足。

“難怪你弟硬是要建一個像這樣的房子,我前頭還嫌它多費銀子,這會可算是體會到它的好處了。”羅母越看這房子越滿意,恨不得家裡的立即蓋好才好。

羅雲初很驕傲,得意洋洋地道,“那是,閣樓上還可以放糧食呢,乾爽,不愁被水潮著。”近日來,二郎對他們房間裡的閣樓滿意得不得了,每日採摘回來的棉花在院子裡曬乾後,便放在閣樓上放好,完全不擔心會沾上水氣。

74 三郎上京

用過飯後,在宋家耍了小半日的眾人見老宋一家似乎有事要商量,大家都極有眼色地起身告辭了。見羅家被留了下來,不少人打心底裡羨慕,不過也沒法,誰讓自己不是人家的親家呢?

宋母領著羅母許氏等人進了羅雲初房裡說閒話。二郎三兄弟並阿德就湊在一塊聊聊。

宋銘承問,“阿德,你將鎮上的店賣了?”他趕考前隱約聽說他店裡的生意經營得很不錯來著。

“是啊。”當下二郎羅德兩人便把當時的情況說了一遍,順便把他們的疑惑也說了出來,他們就是不明白怎麼莫名其妙地就被放出來了。

大郎聽了,大吃一驚,隨即心裡很不是滋味。這麼大的事,二弟竟然也不和他吱一聲,雖然他可能也幫不上什麼大忙,但好歹自己也是他大哥不是?

“二弟,這麼大的事,你也不說一聲?”

“大哥,當時情況危急,我也不知道韓師爺能不能幫得上忙。我連娘都沒告訴,就怕媳婦知道後會不好。”

大郎聽後,點點頭,“下回可不許這樣了啊,你哥我不是那種喜歡嚼舌根的人。”

宋銘承聽了阿德和他二哥的話後,陷入沉思。他想起昨晚張有仁邀他們三個舉子過府吃飯的情景。飯桌上,大家相談甚歡,張有仁根據他掌握的資訊,說了不少他知道的一些考官的喜好,以及給他們普及了一下京城各個官員的基本資料,如他們的背景和喜好等。其實張有仁離京已有五六年,這些資料好些都對不上號了。不過當時宋銘承仍然聽得很仔細,將那些資訊銘記於心。

飯後喝茶時,張有仁更是給了他們一人三十兩,說是他們青河縣的一片心意,給他們上京趕考的盤纏,希望他們能順利高中歸來。

當時他們三人面面相覷,對這筆意外之財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宋銘承當時細細一想,這明顯是張有仁是想賣個好給他們,透露出想結交他們的意思。三十兩銀子,不是收買,不是要挾,這銀子的數額不大,即便日後此事被人拿來當把柄也無關痛癢,沒意思。遂這筆銀子只是一份心意。

從他一整晚的舉止來看,張有仁也預料到自己極有可能致仕。而新任縣令是何人他也不得而知,他們三人亦是有可能的,提前套好交情也方便日後行事。張有仁極有可能就是打著這主意,弄明白了張有仁請他們吃飯的意圖,宋銘承心裡一陣苦笑,敢情這是提前對他們進行感情投資啊。而後頭的那個舉動更是佐證了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宋銘承此時能明顯感受到張有仁釋放出來的善意,三十兩的銀子,對他來說不多。但對另兩位嘛,就算是一筆大財了。沒看到梅若海那樣子嗎,眼睛都粘在上頭了,貪婪的目光一覽無遺;而這木納書生周墩遲則是一副大吃一驚的樣子,顯然這銀子對他來說份量也不少。

弄明白了那層,那三十兩,宋銘承收起來毫無心裡壓力。另外兩人見他收了,亦不再推辭。

張有仁見他們收了銀子,很高興。待他們起身告辭時,還特意將宋銘承留了下來。當時梅若海臉色一變,眼瞳緊縮,而周墩遲則毫無異常。

“銘承啊,我留你下來,是想讓你給羅相公帶句話,上回是咱衙門辦事不利被人矇蔽了,讓他吃了些苦頭,你告訴他,這種事絕對沒有下回!”

當時宋銘承聽得一頭霧水,喏喏地答應下來。

現在回想起來,張有仁這話暗含了到此為止的警告,安撫之餘,未嘗沒有給他在意的人開脫的意思。阿德被捉,幕後主使,他已料到是誰,他畢竟也是土生土長的青河縣人,對那位的品性也略有耳聞。

張有仁那晚那翻舉動,加上他算了算日子,阿德被放出來的日子和他回到的日子差不多。如此看來,阿德被放出來,這裡面固然有韓師爺的功勞,但其中更多的還是因為他這個新出爐的舉人。不過他不需要告訴他二哥和阿德了。

“你們想不明白就別想了,阿德,張大人和我說了,你若還開店,保證沒人敢去找你的麻煩。你看要不要把那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