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
而這次,趙恆親征,加上之前一些列的勝利,讓宋軍戰鬥力倍增,與這個時空的神靈談判後,段宇鍾還可以用傳國璽空間幫忙運輸糧草物資。
更是讓宋軍如虎添翼,此外,附身曹利用的段宇鍾還能使用三光真水為宋軍士兵療傷,還能繼續宣傳鼓動。
總之,他一個人充當了隨軍牧師、軍醫、軍師、政委、等多重身份。
有時候,還要親自上戰場,消滅西夏軍隊中的薩滿巫師和喇嘛番僧。而且,每過一地,就伐山破廟,用傳國璽法寶將西夏境內的鬼神通通收掉。
而隨軍的道士、和尚就去接收這些地區的寺廟。
就連新敗的契丹軍隊,這次與宋朝聯合,也許是存著從西夏找回損失的心思,也許他們本就比西夏人強。
所以也是如狼似虎,後來還陸續增兵到十萬以上。
總之,這次攻打西夏,宋朝和契丹聯軍有絕對優勢,兵分兩路,一直平推過去。
結果毫無懸念,一切抵抗都被碾碎。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到了1007年年底,宋朝和契丹聯軍就消滅了剛建立不久的西夏國。
宋朝獲得了河套、寧夏、陝北和河西走廊,契丹獲得了現代的內蒙古西部地區和河套以北的地區。
本來,此時的西夏還沒有佔據河西走廊,但與宋朝和契丹聯軍首次交戰失敗後。
李德明就率領西夏軍隊一路西撤。由於其傾盡舉國之力,一路上甘州(張掖)的黃頭回鶻,肅州(酒泉)和敦煌的歸義軍政權,都沒法抵擋困獸猶鬥的西夏人。
歷史上,他們要到二十多年後才被西夏消滅和吞併,如今提前了。
但有段宇鍾隨軍,聯軍無視後勤壓力,無視道路險阻,一路從容推進,將河西走廊和內蒙戈壁草原也收復了。
到了敦煌,段宇鍾還不惜耗費神力,聯絡時空道尊,用時空寶鏡法寶將敦煌藏經洞裡的幾萬卷經卷、繪畫資料,還有莫高窟裡的幾千尊彩塑,幾萬平米的壁畫通通複製了一份。
因為他想帶回現代,以彌補敦煌在國內,敦煌學卻在國外的遺憾。
在二號時空,就在去年,1006年,敦煌當地的僧人聽說信奉綠教的黑汗王國(又叫喀喇汗王國)滅掉了于闐王國,驚恐之下,將敦煌文獻封在一個地洞中。
歷史上,直到近九百年之後,敦煌藏經洞才被發現,但卻被外國人搶走了大部分文獻、壁畫、彩塑珍寶。
但現在,敦煌被大宋收復,佛教又可以自由活動了,也許不久,敦煌藏經洞就會被開啟。
為了照顧這個時空的佛教,段宇鐘沒有直接將這些文獻、繪畫、雕塑搬走,而只是複製了一份收進傳國璽空間。
收復河西走廊後,大宋暫時止步於酒泉、敦煌地區。在段宇鐘的建議下,大宋留下十萬軍隊和十萬百姓在這裡屯墾戍邊。
而且還照著段宇鍾繪製的後世嘉峪關的設計圖建造嘉峪關,此地將會成為大宋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鎮。
而當1008年正月,趙恆率領餘下的十萬大軍班師回朝時,段宇鍾又再次獲得了5000多萬點龍氣和氣運。
因為,未來給北宋造成百年困擾的西夏,就這樣消失在襁褓中了,而大宋也打通了絲綢之路。
所以大宋氣運又增加了一大截,提前達到1億級別,使得段宇鍾獲得5000多萬點龍氣和氣運。
本來,一點氣運對應一個人,大宋現在遠沒有那麼多人。但因為新收復的這些土地,可以讓大宋國力更強大,可以增加幾千萬人的容載量。
而且,歷史上,大宋與西夏在陝西黃土高原上對峙,雙方砍伐樹木、大修各種堡壘。
加上近百年戰火的破壞,使得原本森林茂密但比較脆弱的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被徹底破壞。
黃土高原森林被破壞後,造成黃河泥沙淤積,於是黃河自北宋開始,又大規模地決口改道,最終在今後千年中,黃河母親河徹底成為害河。
而且,這個地方原本水草豐美,河套、寧夏平原、甘州(張掖)都有塞上江南的美譽。
但因為這一個小小的地方,還出現了西夏這個立國兩百多年的地方政權,於是耗盡甚至透支了此地的地脈靈氣(龍氣)。
此後上千年,這一片地區的生態就再也沒有恢復,反倒日益惡化,這就是地脈靈氣被透支的惡果。
所以,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對峙征戰,實在是貽害無窮,於是一件影響整個華夏曆史和華夏氣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