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勢力的劃分。雖然陰間(冥界)已經被段宇鍾清空了,但早晚還是會有鬼魂填充滿的。

原本歷史上,佛教和道教共同分割陰間勢力,只是佛教佔了主導。

到了北宋,儒教興盛後,又將寇準和包拯兩個儒教代表人物封為十殿冥王中的兩個。

但現在,段宇鍾強勢崛起,構建了神霄天國,在這個時空的陰間唯我獨尊。

不過,段宇鍾並沒有獨佔陰間的意思,也不想改變華夏幾千年文明最終選擇的以佛教三世輪迴、因果報應觀念為主的,輔以善者昇天堂(淨土、仙界)、惡者下地獄的獎懲理念。

在宗教哲學上,佛教比道教完善,高深,這一點得承認,就算段宇鍾想改變,他也提不出更好的,更適合華夏文明的陰間管理理念。

而佛教之所以在哲學上更高深,是因為古天竺地處熱帶,物產豐富。

那裡的人不用像華夏古人那麼辛苦,不用考慮太多溫飽問題,每天有足夠的時間思考那些形而上的問題。

而回歸上古道教與物同化的理想,又顯然不可能。

倒是儒教的天人感應、五行災異思想可以吸收和發揚。

總之,到了五代宋初的時候,陰間地府的構造已經基本完善了,段宇鍾也不想做過多改變。

需要改變的,只是對於善惡的判定標準,還有具體的執行。

儒道釋耶回五大教的教義,還有各國寫在紙上的憲法,絕大部分都是導人向善的,所要求的道德和所要達到的目標都很相近。

問題是誰來執行這套標準,執行者自己是否遵守這套標準。

從前,佛教一家獨大的結果是,佛教一邊宣揚因果不虛,眾生平等,強調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要遵守因果。

但另一邊,佛教又帶頭破壞這個規則。聲稱佛教的神靈和高僧可以為人祈福,可以超度死者等等。

只是需要錢財,這與西方耶教的贖罪券也無本質區別。

此外,由於佛教把持陰間,佛教修行者轉世時就會受到照顧。

所以佛教許多高僧可以累世修行,一直積攢功德、法力。

而隨著天地靈氣的銳減,主張長生的道教要達成目標越來越困難。

而佛教不主張長生,只想精神永存,其修士就可以累世積攢修為,所以,佛教漸漸後來居上,並且壓過道教。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段宇鍾提議提議成立一個陰間管理委員會。

設九個常委,神霄教派、道教、佛教各佔三個席位,鬼魂輪迴轉世,上天堂、下地獄的獎懲等重大事務,皆遵守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這相當於是真正的三教共治陰間地獄,道教憑空增長了很大勢力,自然十分贊同。

佛教因為段宇鐘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加上之前的失敗,因此,只能同意。

至於各自的代表,神霄教這邊,是時空道尊、李煜、冉閔;佛教那邊,是地藏王佛、閻羅王、轉輪王;

道教這邊,是東嶽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也就是太乙真人)、孟婆。

之後,段宇鍾又提了幾條諸如官紳一體納稅,道觀、佛寺也一樣納稅,道觀、佛寺也要納入朝廷管理的意見。

也都獲得了透過,這些對於老君、如來等,都是瑣碎細務。

但對於大日、地藏、彌勒、文殊等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段宇鍾也並未仗著老君、如來給面子,就忽視他們的利益。

他給未來的大宋朝,也就是儒教為尊的地盤定下的疆域,同西漢時差不多。

未來,燕雲、河西走廊、西域、交趾、遼東、樂浪、代方等地,大宋一定要收回。

所以,西夏、安南是一定會被滅掉的,其餘漠北、雪域高原、大理國等可以保留。

然後,段宇鍾提議神霄教和佛教、道教一起向外擴張,佛教可以打回天竺老家,神霄教主要向南洋、大洋洲、新大陸發展。

道教主要從西域向中亞、中東、非洲發展。當然,這只是大致劃分,中土大宋境內仍然是三教並存;

對於周邊大理國、吐蕃、契丹、高麗國等,三教也都各憑本事,都可以去傳教。

只是要牢記一個原則,若有衝突,儘量由代理人解決,高階弟子絕對不可直接參戰。

而對綠教、光明神教、婆羅門教等外道,三教則是同盟,可以攜手對敵。

所以,佛教也可以向中亞、中東、南洋、新大陸等處發展,道教、神霄教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