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小說: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沸點123

大了,你們應該幫忙去炒一下噻!”姜梅用一種“怪罪”的語氣道。

“不是的梅姐!我當然是想幫王伯伯和曾娘減輕些負擔,但是勃兒分了任務的,米粉店的所有臊子,底湯和油辣子都由王伯伯和曾娘來弄。”關萍搖著頭分辨說。

關萍的話讓姜梅一喜一憂。喜的是她終於知道了“曾嫂米粉”原來有三大秘方,並非如自己丈夫和婆婆想象的那樣,只有“臊子”才最重要的。憂的是這三大秘方除了王勃一家人,其他人恐怕沒人知道。王勃一家把這三大秘方看得如此之緊,她又如何才能偷出來呢?

就在姜梅還想再問關萍一些東西的時候,這時,突然傳來李翠的喊聲,說送桌子板凳的汽車來了,讓大家都過去幫著下貨。

——————————————————————

感謝**絲1哥,秋繩兩位朋友的打賞!

大家沒收藏的一定要收藏啊,有推薦票的投點推薦票給瞎子吧。盲人摸象,瞎子必將戮力前行!

140,開張前的一天

桌子板凳被一輛中型卡車拉到了旗艦店的門口,開車的只有一個司機,需要王勃自己卸貨。好在現在人手充分,桌子也不是很多,不到半個小時,一車定製的桌子板凳就被抬進了餐廳,並按照提前規劃的位置安放妥當。

一百零幾個平方的餐館,除去廚房,前臺和廁所,擺放桌子的大廳足有八十來個平方,按照一人一個平方的空間,理論上至少可以擺放二十張四人座。

但是,王勃為了打造更好的“客戶體驗”——個很多年後才會被媒體追捧的概念,他並未物盡其用,而只訂購了十六張四人桌,和八個高腳單人座,將理論上一次性接待人數從80人降低到了72人。雖然一次性接待的人數少了8個,但是就餐環境的舒適度和“空曠度”,卻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快餐這種東西,不是超市,看的不是營業面積的大小,而是單位時間內接待客人的數量,也就是所謂的“翻檯率”。如果能將翻檯率提高一倍,什麼錢都賺回來了。

桌子板凳剛安好,送收銀機的人也來了。為了避免高峰時段太過於打擁堂,王勃一次性定了三臺收銀機。

收銀機在目前的四方來講還是個新鮮事物,只有前不久開張的“紅旗連鎖”超市能夠見到,店裡的幾個服務員,別說使用,連見都沒見過這個“高科技產物”,所以還需要相關人員進行一番培訓,諸如如何開關機,如何結算,找零,如何取消等等。好在隨司機來的還有一個安裝師傅。師傅在安裝好三臺收銀機後便開始教大家如何使用。

因為有十幾年的電腦使用基礎,前世又經常逛超市,王勃倒是人家說一遍他就會了。而幾個沒見過世面的服務員在師傅教了三遍之後頭腦中還是一片漿糊,特別是對著操作面板上的那個數字鍵盤,輸入個十塊錢都要看半天的數字,看得王勃搖頭不已。

算了,這東西和電腦一樣,完全是熟能生巧,明天花一天的時間來培訓這幾個人如何操作吧。

八月二十九這一天,是“曾嫂米粉旗艦店”開張的前一天。這一天的所有空餘時間,王勃沒幹別的,全都用來培訓手底下的幾個女將了。沒有旗艦店之前,幾個員工的工作基本沒做什麼分工,完全是有啥活路大家就幹啥活路,人人都是多面手。現在旗艦店要開張了,新店新氣象,王勃就打算把一些崗位給固定下來。

最重要的當然是收銀。收銀的人需要識數,而且反應要快,所以像王吉昌,曾凡玉,鍾曉敏這種中老年人加文盲,半文盲的組合,就沒機會了。剩下的人中,關萍,解英,李翠都是十**歲的年輕人,而且都念過初中,姜梅和田芯也不老,二十四歲,如果讀大學的話大學也才畢業,正是經歷充沛,可堪重用的年齡,按道理,這幾個女將都可以當收銀員。

但後世有個詞,叫美女經濟,也叫眼球經濟。如果一個食客進店點單的時候,一看有個美女對自己巧笑倩兮,米粉的味道即便一般,秀色可餐之下大概都會覺得很好吃了。

所以,最初的三個收銀員,王勃便定在了三個顏值最高的女人身上:關萍,田芯和才來不久的姜梅。他決定讓這三女作為“曾嫂米粉旗艦店”的活動招牌和“形象代言人”,當然,代言費是沒得的。

於是,8月29的這一天,王勃便全力的培養這三人點餐的速度,讓三女對著收銀機不停的練習,直把三人的右手手指給敲得指頭抽筋才罷休。

然後,王勃又叫解英和李翠去練習,讓她們也學會熟練的收銀,將這兩人作為收銀的後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