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字數:3195
第136章 真正的農民大學(一)
在這一系列會議以後,羅校長就帶領原來的管理團隊開始了自我改革工作。由於李大山的要求很高,加上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被調動了起來,所以管理層的幹部都感到任務非常艱鉅,整個神經都被繃得緊緊的。
但僅僅過了十來天,就有人受不了現在的這種管理體制了。有三名校領導自感於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主動找到李大山,要求辭掉現有職務,轉到其他學校工作。李大山考慮到他們年齡偏大,而且確實屬於那種計劃體制下管理學校的領導,於是就同意了。經過喬興其和古藍等人的協調,這些人都順利的調走了。結果,羅校長聽到這個訊息以後,也找到李大山要求辭職。但是李大山非常堅決的拒絕了他。因為一直非常欣賞羅校長的工作態度,李大山非常耐心的給他做工作。經過一番交心的談話,李大山才知道羅校長是怕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大家的要求,辜負他和教職員工的信任,才提出辭職的。對此,李大山非常誠懇的告訴他,今後學校還需要一個熟悉情況,掌握全域性的人來管理,而這個人除了羅校長別無他人,李大山作為大股東一定會全力支援新的行政團隊的工作,希望他能安心工作。
聽了這話,羅校長原本就對這份工作非常熱愛,只是擔心自己做不好才提出辭職的,現在有了李大山的保證,他也就不想辭職了。並且他還從自己的皮包裡拿出了幾分檔案,遞給李大山。李大山一看,才知道他先前交代的幾個重要制度都已經草擬出來了。這包括教職工代表會選舉辦法,教職工代表會議事規則,專家委員會選舉辦法及其權利義務,學校管理團隊競聘上崗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
簡略的看了一遍,李大山對這些草案大體上比較認可,但是他還是告訴羅校長,這些東西都得拿到教職工大會上討論,只有多數人同意,才能正式生效。對於這個安排,羅校長本來就有心理準備,於是也同意了。
過了幾天,又有多名中層幹部和二十幾個一般幹部也要求調離現有的工作崗位,轉到其他單位工作。李大山感到很奇怪,如果說年齡大的領導幹部想走,是因為思維模式已經有些僵化,不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但是這些年輕人並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應該很容易就能適應學校的新體制才對。帶著疑惑,他請教了羅校長。結果,他一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省、市重要部門的大領導透過各種關係,打招呼、批條子硬塞進來的,工作能力差不說,還經常造成矛盾糾紛,可以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現在學校加強了管理,而且。體制也變成了民營控股,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大大增加,再想吃大鍋飯已經不可能了,這些人當然就想趕緊跑路。因此羅校長建議李大山儘快答應這些人,免得他們反悔。李大山一聽,好傢伙,原來都是有背景的人物呀!他同意以後,沒過多久,這二十多人竟然真的都自己找到了門路,全部調走了,而且都是比牧業學校好得多的單位,讓李大山大跌了一回眼鏡。
在隨後召開的牧業學校教職工。大會上,李大山首先把羅校長草擬的制度拿出來給大家討論。所有到會的同志,事先都知道學校管理體制將實行比較大的變革,但是沒想到真的像傳聞中說的那樣,自己也能對這些決定學校和自身命運的重大決策發表意見,投上神聖的一票。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大家開始認真的閱讀發下來的文字。
不一會兒,大家就針對這些文。本中的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大量的意見。不得不說,群眾的力量最偉大,群眾的智慧最閃耀。經過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議,草案中很多細微的問題都被找了出來,很多考慮得不周到的地方也都提了出來。就連羅校長也忍不住,在臺上嘟囔了一句:“這些人真是怪了,以前問什麼都說沒有問題;現在才幾頁紙的東西,就提出了這麼多問題。唉,人心思變啊!”李大山因為聽力好,自然是很清楚的聽到了這句話。對於羅校長的感慨,他也大約明白一些:這些人以前處於完全計劃式的管理體制下,自然不敢對管理者提意見;但是現在按照制度草案設計,他們即將成為這所學校真正的主人,如果這會兒不提,那還等到什麼時候提呢?
由於時間有限,這次會議上並沒有收集完所有人。的意見和建議,李大山就要求學校辦公室做好這方面的收集整理工作,務必確保每個人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意見的權利。經過三天時間的收集,包括會議當天,共收到意見和建議一千多條!剔除重複和明顯不合適的內容,也有六百多條意見,也讓管理層看到了群眾的力量。在充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