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肅大喜,對曹廣弼道:“秦學正乃是政和年間進士,詞章書法,京師知名。”
秦檜忙道:“不敢,不敢。”又請教鄧肅、石康的姓名。
鄧肅道:“敝姓鄧,名肅,字志宏。數年前太學一不自學生,可惜與先生錯過,未能立雪於先生門前。”又介紹了石康的姓名。
秦檜是太學學正,官位不高,地位卻不俗,鄧肅尚未在大宋登第,便以太學老學生的身份在秦檜面前便行學生之禮。秦檜卻不敢受,連忙扶住,說道:“志宏兄……咦!鄧肅?你是鄧肅?當年詩諷朱勐賊子的那個鄧肅?”
鄧肅見秦檜知道自己的往事,嘆道:“正是。”
秦檜驀然變色,拂袖道:“你不是投了金人做漢奸了麼?怎麼敢入我大宋?是要來這裡做奸細麼?”
曹廣弼心頭一凜,鄧肅則大吃一驚,忙道:“我是到了海外,可絕沒做什麼漢奸1”
此時是多事之秋,汴粱人大多敏感,聽到漢奸二字紛紛擁上來看。
秦檜冷笑道:“聽說童太師北伐時,曾有一個鄧肅作為金人使者南北奔走,那人可就是你?”
鄧肅道:“是我,但我是替漢部奔走,不是替金人奔走。”他說的也是實情,但即便是後世訊息通暢的時代,邊疆事件一進入公眾視野也容易產生這樣那樣、或好或壞的扭曲,何況這時一
因此秦檜一聽便冷笑道:“可是那個金國部屬的漢部?”
鄧肅道:“這個……唉,不錯……”他忽然現,要讓旁人明白自己的心意真是很難,而自己出海後的處境是既微妙又尷尬,一時間競不知該如何分說。
秦檜仰天大笑一聲,又道:“漢部的腦,不就是女真皇帝的女婿麼?”
鄧肅道:“這個……這個……”漢部與女真的關係千絲萬縷,他一時半會之間哪裡說得清楚?而周圍的群眾也不容他說清楚,聒聒噪噪,不少人摸起袖子就要打人。
石康眼見不對,扯住曹廣弼道:“二將軍,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先進去吧。”
秦檜聞言,喝道:“二將軍?你是哪裡來的二將軍!不是一個姓曹的布衣麼?”
忽然眾人中有人叫道:“是了!說書的說漢部有個姓曹的二將軍!”
漢部的一些事情經說書人之口在大宋民間多有流傳,但漢部畢竟遠在海外,民眾對那些故事也是或信或疑,以前事不幹己也不怎麼理會,只當作一件奇談,現在忽聞金兵南侵,而漢部又是金國的附屬,汴粱的市民搞不清楚會寧與津門之間的恩怨利害,但單隻其為女真部屬這一條就夠他們憤恨的了。至於楊應麒希望大宋士民能理解漢部苦處的努力,短時間內見效未大在國難當頭之際,這種事情不是幾個說書人的幾段評書就能說服人的!
秦檜也聽過折彥衝在金國阻止金兵南侵而被軟禁的傳言,卻從來不當真,認為只是謠傳,這時怒目道:“那個漢部的二將軍,就是你麼?”
曹廣弼知道此刻答應了多半沒好事,卻不願意否認,點了點頭,圍觀者一聽無不大譁。
秦檜怒道:“聽說你本是大宋軍官,後來才投了胡人,做了什麼二將軍,是這樣麼?”
曹廣弼嘆道:“我原本是大宋邊軍一介小卒,後來因為……”
他還沒說完,周圍的人己經鬨鬧起來,叫道:“果然是個漢奸!漢奸!”
“漢奸!”
“他來汴粱,九成是要做奸細!”
“對!他一定是要和金人裡應外合!”
“打死他!打死他!”
石康大驚,扯了曹廣弼道:“二將軍!快走!”
市民們一聽更火了,紛紛怒道:“不能讓他走!”
“打死漢奸!”
“打死漢奸!”
曹廣弼和石康武藝雖高,但手無寸鐵,在數百人的包圍中如何逃得了?更何況他們又不肯傷害這些人!
鄧肅眼看這等局面,知道民心己暴,恐怕自己難以倖免,心中慘然:“本待回國助宋抗金,便是死在金兵手上也值了!若是死在汴粱城中,同胞之手,卻是令人不甘!”( )
第一九四章 正名
白時中聽到訊息,當真是急得跳腳!曹廣弼的事情他一直壓著,這時眼見壓不住了,只好趕緊約了徐處仁入宮面聖。
趙官家聽說漢部軍方二把手來歸,又是驚奇,又是疑惑,問道:“你們看這個曹二來到,是真心,還是假意?”
白時中心道:“若說是假意,萬一聖上把這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