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收到的一批花石定品賜名。( )
第一七三章 叛
童貫重獲道君皇帝歡心之後不久便再次接掌燕雲事務。根據宋神宗遺訓:臣子能復全燕之境者,胙土,錫以王爵。因此童貫便得封為廣陽郡王。一時威風無二,兩河側目。
其時大宋各地均告災荒,其中河北與河東尤其嚴重!而這個皇朝的政治、邊防危機也因為經濟困境而急劇加深!
在河東,宋政權對從燕雲來歸的漢兒不但善加安撫,而且還主動招攬尚在金國境內的漢兒。按中央政府的政策,對這些來歸的漢兒,河東各地所在官府必須優先照顧。一開始倒也上下兩安,號稱德政,但這兩年連續遭災後,各州各府的倉廩一齊告匱,不但無法按照一開始的許諾供應燕雲來歸的漢兒,甚至連讓他們吃飽飯也做不到,結果導致這些人怨聲載道,以為大宋一開始的“德政”是在敷衍他們、欺騙他們;而同樣因為倉廩不足而欠餉的大宋正規軍隊又認為導致眼前困境的緣由在於政府對這些來歸漢兒的優先照顧,且認為這些人來自境外,“從胡己久,其心必異”,相逢往往辱罵毆打。雙方矛盾越積越深,慢慢的連隔閡百年、各在一國而積下的舊怨也被挖了出來,終於使得治下舊民抱怨於朝廷,而新歸漢兒懷叛於大宋。
到了宣和七年年中,隆德府義勝軍團糧餉久久不,怒而起事,一路劫掠,變亂河東。種彥崧聞訊率五百騎南下,破義勝軍數千人。義勝軍殘部遁入雲中,將兩河虛實盡數告知宗翰。宗翰聽說大宋如此虛弱,原己躍躍欲試的侵宋之心又活了三分。
而在燕京,童貫那條“以燕民換常勝軍、以燕民口宅供養之,使朝廷不費錢糧而得捍邊之師”的妙計顯然沒達到預期的效果!常勝軍在佔據了原來燕民口宅之餘,依然不斷向大宋朝廷伸手。對這批降附大宋的“有功之士”,大宋朝廷既沒法用之有度,燕京守臣也不能撫之有節。一開始汴粱諸公一味討好他們,郭藥師要什麼就給什麼,從糧餉馬匹到精良兵甲無所不從。結果郭藥師拿了這些東西除了部分用以武裝自家軍隊之外,竟然還幹起走私的勾當:把汴粱朝廷給的軍資拿到塘沽倒賣,換了大批海外奇貨賄賂道君皇帝周圍的太監、宮人、寵臣,結果皇帝的周圍便塞滿了對郭藥師的交譽之言,公卿肉食者無不以為郭藥師是個大大的忠臣,遂任他*燕山一路,盡取所得募兵買馬,號稱三十萬,而全軍不換上大宋軍裝,全作契丹服飾!
這般大事,邊臣竟然知而不敢言,直到被種彥崧揭破!
原來郭藥師販賣的軍資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流入林翼手中,有生意做的林翼來者不拒,種彥崧知道後卻大怒,上表揭,朝中御使、都中懦生知道後群起彈劾,這才同得汴粱諸公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問題。為此,朝廷賣弄起明升暗降的伎倆,詔拜郭藥師為太尉,召他入朝,但郭藥師竟然不應!這下連道君皇帝也警惕起來了,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決定派遣他高度信任、智勇雙全的太監元帥童貫大王到燕雲視邊,吩咐童大王暗中觀察常勝軍的動向:如果現郭藥師圖謀不軌,當場便挾制他回汴粱!
這邊童貫才奉命北行,那邊郭藥師便己得到訊息。童貫才到燕京路最南邊的易州,郭藥師便攔道來迎。一路上郭藥師自居兒子,把童貫當親爹來供,讓童貫大感受用,漸漸地放鬆了警惕。郭藥師見童貫心智己弛,便請他閱師,童貫J改然應承。
第二日童貫被郭藥師帶到一片曠野,眼見舉目無人,正自奇怪,郭藥師忽然下馬揮動令旗,霎時間無數鐵騎從四面山谷中奔出,精光耀日,莫測其數,蹄聲如雷,震破人膽!童貫等人無不失色,再看郭藥師時,只見他恭順的容貌下卻暗藏著陰惡!童貫在這方面不愧是個洞察人心的天才!馬上理解郭藥師的意思:你童貫要麼就與我郭藥師彼此成全,要麼就準備把命撂在這裡!
當晚回去童貫與幕僚反覆商議,覺得若據實稟告,朝廷必會勒令童貫拿郭藥師回朝看眼下的情勢哪裡辦得到!若是童貫沒法拿他回去,好不容易回來的這點寵信只怕又要泡湯了!當下定下妙計,決定反其道而行之,回到京城後信誓旦旦說郭藥師忠心不二、必能內安燕京、外抗女真!而收了好處的副宰相蔡攸也大賣力氣為郭藥師說話,認為他可以倚靠!於是道君皇帝放下了心,從此自燕京以至於汴粱的千里平原不再增兵設防,任其空虛。雖然從漢部、燕雲甚至福建不斷有各種各樣的奏報密報來說女真必將南下,但宰相樞密看了也都扔在一邊不加理會。
與此同時,北國幾大勢力的磨合卻己接近最後階段!宋境兵將的叛變告密不斷向宗望、宗翰透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