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部分(2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掃蕩作戰的這些雜牌軍,主要由犯了錯誤戴罪立功的各加盟共和國歸化民軍官帶領,掛著“治安軍”、“奉公隊”、“海外旅”、“外籍軍團”、“輔助軍團”之類五花八門的頭銜。

至於其基層兵員的身份來歷,更是極為神奇,幾乎可以說是匯聚了全地球各個角落最最臭名昭著的暴力狂、人渣和犯罪分子——整天拄著刀子討飯的日本浪人,慣於用戰斧剝人頭皮的印第安武士,號稱用馬蹄和戰刀耕種土地的俄國哥薩克,生下來就被迫跟嚴酷大自然展開戰鬥的外東北通古斯獵人,具備強烈******傾向的朝鮮官奴婢,懷揣發財夢來到東方或新大陸卻當了俘虜的英格蘭海盜,祖祖輩輩幾代人以戰爭和劫掠為職業的德意志僱傭兵,給黑非洲和南北美洲製造了幾個世紀血淚的職業捕奴隊,以及被捕奴隊捉來“教化”過之後又掉過頭來禍害同胞的黑人奴隸兵……而漢族士兵的比例卻不到四分之一,並且就連這些僅有的漢族士兵,也以刑滿釋放人員為主——不用說,這幫傢伙就是一群窮兇極惡的烏合之眾。

雖然是使用著N種語言的烏合之眾,但基本的軍事紀律還是有保障的,舉著軍旗排成方陣也還算是挺像樣——且不說那些日本人和朝鮮人,都可以為了一天三頓有葷腥的大米飯而令行禁止到讓人歎為觀止。就算是比較散漫的黑人和白人士兵,在教官和監工們日復一日的棍棒皮鞭教育之下,也已經擁有了基本的紀律觀念和服從性……至於那些死活不聽話的頑固刺頭兒,如今都在礦井或種植園裡呢!

總的來說,掃蕩作戰的部隊基本是由這些亂糟糟的人組成的,若是論衝鋒陷陣、攻堅拔寨,他們估計是比正規軍稍微差一些。但是幹起治安戰這種“髒活”來,卻是無比的順手和熟練,絕對是一個賽一個的節操匱乏、心狠手黑,腦海裡從來不會有軍人榮譽感這種多餘的東西——他們原本就是專業幹這個的。

目前孫陽少將手下掌握的陸戰部隊,大多數都是這樣欺軟怕硬的貨色,剩下的少量正規軍,只夠駐防鳳凰山莊和監視杭州城之用。所以,作為知人善任的表現,上面分派給他的任務,就是截斷運河,收容生活無著的漕丁和難民,屠殺地主縉紳,陷害大明忠良,建立佔領區秩序,給後方蒐集到儘可能多的糧食、勞動力,以及緩解各加盟共和國男女比例失調,外加“特供”給穿越者享用的江南佳麗……

為了最大程度地製造恐慌氛圍,以及對杭州官府施壓,這些士兵在經過杭州城牆的時候,都會舉槍對城頭上來一次齊射作為留念,然後趕在守軍來得及做出反應之前撒腿就跑……於是,爆豆一樣的槍聲從早晨一直斷斷續續地響到了中午,使得躲在城中的縉紳富戶們禁不住的唸佛,同時對劉夢謙知府詬病不已:這些該死的髡賊都打上門了,你竟然連個退敵之策都拿不出來!真是一個無能的酒囊飯袋啊!

但是,跟郊外鄉下那些地主老爺們就要遭到的厄運相比,他們所受到的這點驚嚇,又算不得什麼了。

※※※※※※※※※※※※※※※※※※※※※※※※※

雖然江南水鄉一直給人以太平和富庶的印象,但在明朝中葉,杭州也曾經飽受倭寇蹂躪之苦。每一次倭寇揚帆入侵,都是沿錢塘江而上,最大的一次是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倭寇萬餘人進犯直逼杭州。在那個年代,戚繼光大帥麾下的義烏兵曾經在此地留下過赫赫威名,迄今仍然有不少膾炙人口的故事被廣為傳頌。但是到了崇禎年間的大明末世,最後的一點兒戚家軍餘裔也早已被埋葬在了遼東的渾河兩岸。現在浙江這邊的大明官軍,實際戰鬥力普遍還不如由地主縉紳們組織起來的鄉勇更給力。

總的來說,到了明末的時候,大明皇帝養著一支基本不能打仗的禁衛軍(京營)、近百萬只吃白飯不幹活的遠房親戚(宗室)、上百萬只存在於紙面上的幽靈軍團(衛所軍戶),還有一夥成天想著如何讓政府稅收斷絕、財源崩潰的陰險官吏(東林黨)。即使朝廷想要重新整頓軍備,也籌措不到最起碼的資金。所以,朝廷除了勉強擠出僅有的一點兒財政收入,供養最後幾支稍微象樣一點的邊防軍之外,就只能極為天真地希望老百姓在承擔沉重的賦稅徭役之外,還要自願自覺地主動自掏腰包幫朝廷保衛帝國……

結果,當髡賊入侵的訊息傳來之後,按照這個年代的慣例,劉知府很自然地緊閉城門,絕不出擊,同時又派人通知各處鄉鎮,號召當地的縉紳土豪們組織鄉勇,自己來保衛桑梓。而衙門裡的書辦也翻出了嘉靖年間的老檔案,稍微改了改年號、人名和地名,就原樣謄抄了若干份,隨即向四鄉八里發出了《關於在全杭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