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3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們打魚的,不進水進哪裡?”

趙豬籠的爹叫趙金海,在趙豬籠十五歲的時候死了,在一場毫無預兆的風暴裡,連人帶船都沒回來。

趙豬籠的娘一直說,他爹的名字起錯了,金海金海,那是進海啊,進了海,哪裡出得來。

趙豬籠十五歲沒了爹,十六歲跟本家二叔出海,十八歲入夥金大雄的海幫。

隔了一年,金大雄在打劫一條福建船時捱了一火銃當場斃命,他的海幫也散了,趙豬籠跟幾個關係好的兄弟一起投了諸彩老的大幫,在海上縱橫了好幾年,沒想到諸彩老被鄭芝龍一戰就打得大敗,整個大幫就此潰散。趙豬籠也跟著自傢伙的頭目一起跟著施十四又投奔到臨高的澳洲人這裡。

然後,趙豬籠跟著老大們一樣的也剪了頭髮,換了衣服,進了學習班。經過半年“政治學習”,他居然考出了丙種文憑,被昔日的老大揶揄:“趙豬籠,看不出,你還是個讀書種子嘛!”

趙豬籠只是笑笑,不說話——他長年漂泊海上,一條腿受了風溼,有點瘸。讀書是為了想留在岸上,胡九妹胡老大不就洗腳上岸了?

但他還是沒有能上岸——澳洲人看他瘸了腿,沒有讓他進海軍,而是讓他上了貨運船。趙豬籠也改名叫趙助隆,分到一條小船,在臨高到廣州的航路上跑貨運。

後來王德尊總督發動官軍來討伐瓊州,跟廣州之間的貿易暫時斷了,趙助隆先是幫助運了幾次兵,之後又被分配到新組建的經遠航運公司。

開始的時候沒事幹,每天在臨高博鋪碼頭的公司簽押房,或者說辦公室裡跟一幫同是老海狗出身的舊同僚打屁聊天,每天聽聽海情課,熟悉海圖,做做“航線推演”。

澳洲人的航海術別具一格,所有的航線居然都是算出來的,但是要懂“數學”才能會,老海狗們對這個最不在行,可是沒辦法,開澳洲人的船,就要按澳洲人的法子——其實澳洲人的法子比中國的針路啥的強得多,至少知道自己在大海的哪裡。

半年以後,所有人都有了新船,那是澳洲人叫做自由輪的大船。趙助隆的這一艘叫做“經適號”。這船比趙助隆以前見過的紅毛船還要大,用的是不中不西的帆:帆是中國式的,索具是西洋式的。要的水手比以前的福船還要少,載的貨可多多了。

然後就是連續不斷的運輸任務:福建、臺灣、日本,跟在艦隊的屁股後面,運食物、衣服、軍火、資材,偶爾運軍隊。回來的時候有時運人口,有時從江南運絲綢和茶葉。

這次從松江出海回臨高的緊急出航,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貨物還沒采購齊全,“經適號”的艙位還只裝了不到一半。但是元老院派駐當地的負責人卻表示願意承擔全部責任,堅持要唯一停泊在松江碼頭上的元老院下屬船隻“經適號”火速出海,說是有十萬火急的情報要以最快速度發往元老院,哪怕回臨高的路太遠,去安裝了無線電報裝置的高雄市也行……眼看著胳膊擰不過大腿,趙助隆只能悻悻然地聽命出航。

剛剛從松江出發的時候,一切還算順利,可是自從“經適號”到了福建海面以後,海況就越來越糟了,東邊有大片的積雨雲,厚厚的擠滿了半邊天,看著似乎是要來一場暴風雨。於是,趙助隆指揮“經適號”落篷收帆,檢查貨物,做好迎接暴風雨的準備。到了晚上,海上果然暴雨如注,狂風捲起一百多尺的浪頭劈頭蓋臉的往船上砸。澳洲船雖然牢固,船身各處接縫也發出了“吱吱嘎嘎”的呻吟。

水手們聚在艉樓裡,都是老水手了,雖然顛簸十分厲害,但是沒人暈船。大家都面面相覷,聽著大浪打在船身上發出的巨響,繩索在風中發出尖銳的嘯叫,暴雨一陣陣打在貨艙上蒙著的油布上,如火槍般發出“砰砰”聲,猛然又被狂風捲走,於是又是滿天的風聲在呼嘯。

忽然前甲板上發出一聲巨響,震得整個船身一抖。趙助隆透過艉樓的前窗望去,原來貨艙上那塊油布的綁繩斷了,狂風捲起沒有束縛的油布在空中狂舞。

“糟糕!”前艙裡全是茶葉和絲綢,想也不用想泡了水會變成什麼樣子。趙助隆急得跳起腳來,“快,去前甲板!”幾個水手露出恐懼的眼神,互相張望著不敢答應,趙助隆早就不耐煩,一把拽開了艉樓的門,衝了出去,但身後的大副動作更快,一把拽住他,把他推回了艉樓,自己帶著幾個人衝了上去。

趙助隆卻不肯就這麼縮了回去,他一邊痛罵那幾個畏縮的水手,一邊扒住門口張望著前甲板上的情形——雨狂風驟,天空黑如鍋底,四下裡海浪滔天,船身劇烈的起伏顛簸著,他只能看到前甲板上大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