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3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半要有去無回?當即一個個叫苦連天,一根毛都不肯拔……當然,讓他們自己拿錢出來孝敬縣太爺是不行的,但縣尊大人的難處,肯定也是要解決的。所以在片刻之後,就有一個老年書吏摸著鬍鬚說道,今年的皇糧國稅早已徵收完畢,造冊入庫,實在擠不出什麼油水。哪怕是想要找本地大戶打秋風,最好也不要挑過年的時候給人家添晦氣,否則日後不好相處。

幸好,如今澳門的夷人還沒繳納今年的五百兩銀子地租,本縣衙役之前去催討的時候,對方說是不見縣令大印不放心,唯恐衙門裡不講信用,給他們來個二次徵收。所以在前任縣令暴病身亡之後,一直拖著沒繳納上來。如今既然新任的縣尊大人已經駕到,那些夷人自然就沒理由再拖欠下去——雖然這筆錢要入公帳,但如果縣尊大人為了安家有急用的話,大家都是混一個衙門的,不會不體諒縣尊大人的難處……

除此之外,澳門那些夷人海商在拜會新任縣尊的時候,肯定也會有一份孝敬奉上。雖然數量可能不太多,但這些錢加在一起的話,怎麼樣也該夠“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劉朝佐過個肥年了。

於是,急著找米下鍋的劉朝佐縣令,就帶了一干衙役和臨時招募的幾個僕人,火速趕往澳門收租去也!

——雖然日後的歷史教科書上,把澳門和香港歸為同類的外國租借地,但事實上,在明朝年間就被葡萄牙人佔據的澳門,跟後來滿清割讓出去的香港等一系列租界,根本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正德八年(1509年),在達。伽馬船隊初次抵達印度的十年之後,葡萄牙船隊就第一次抵達中國沿海,在珠江口奪佔屯門島,企圖壟斷中國對西方的絲綢和瓷器貿易。他們先是冒充馬六甲使臣,請求跟明朝官府進行貿易,同時卻又約束不住手下水兵,一直不斷地劫掠廣東沿海,最終引發了民間公憤——在騙局被識破後,葡萄牙人跟明軍爆發了屯門海戰,葡萄牙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第一次入侵中國的行動就此失敗。

之後,捲土重來的葡萄牙人又在雙嶼勾結倭寇,透過向倭寇提供火繩槍和火炮,繼續展開對明朝的全面攻略,企圖在中國奪取一片殖民地。但明軍很快發動反攻,摧毀了雙嶼這個據點,再次逐走了葡萄牙人。

接下來,葡萄牙人聯合倭寇和海商,繼續多次襲擊閩粵沿海,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但明朝軍民也奮起反抗,使得葡萄牙遠征軍損失慘重——他們畢竟是以一個二百萬人小國的單薄力量,隔著半個地球遠征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帝國,以當時的航海技術,光是把葡萄牙人從母國運到大明沿海,就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要在半路喂鯊魚,若是再要進行跟明朝的長期消耗戰,就更是等於在把人命往海里丟了。

於是,葡萄牙人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聯合倭寇、僱傭南洋土著跟大明先後打了幾次,都被大明打得滿地找牙,壟斷東方絲綢和瓷器貿易的計劃更是徹底成了空想。那些倭寇好歹還是黃種人,其中不少根本就是中國海商,所以在打了敗仗之後只有換身衣服再換個髮型,大概就能躲過去。可葡萄牙人的體貌特徵跟中國人相差太大,想要躲都沒法躲過去——當時明朝的官方政策是“凡遇佛郎機人皆殺之”!

眼看著坑蒙拐騙騙不過,武裝入侵打不過,在中國接連碰壁的葡萄牙人,終於腦子開了竅,徹底放棄了武力征服中國的狂想——1553年,一支葡萄牙船隊停泊在廣東香山縣沿海,謊稱自己是東南亞國家入京的“貢使”,請求借用一塊地皮曝曬船上的貨物。同時拿出大筆白銀賄賂了廣東海道副使汪柏等人,最終靠著中國貪官的欺上瞞下,葡萄牙人才得以竊據澳門——當時還是一座荒涼的小漁村

雖然從此澳門有了葡萄牙人,但澳門在明朝並不算是割地,嚴格的講,只能算是一個允許外國人居住的經濟特區。明朝在澳門一直設立著稅卡和官署,每年凡是往來貨物交易,皆要向市舶司繳納賦稅,否則就將罰款扣船,為了獲得在澳門居住的權力,葡萄牙人每年還要支付大筆租金——大體上類似於後世海外中國人聚居的唐人街和中國城,或者更古老的唐宋時代,廣州和泉州那些聚居著阿拉伯商人的“藩坊”。

當然,在盤踞澳門之後,葡萄牙人也不是一直就那麼老實。事實上,沒過多久,他們就開始在澳門修築堡壘和炮臺,拖欠租金,嘗試挑釁大明朝廷的底線。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葡萄牙人在澳門新落成的天主教堂上,居然掛起了“聖母踏龍頭”的塑像。意在把中國踩在腳下。結果徹底激怒了廣州官府,當時明朝的兩廣總兵、抗倭名將俞大猷更是摩拳擦掌,企圖再立新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