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部分(2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東京灣,保衛帝國首都的安全,從幕末、明治、大正再到昭和,統治日本的歷屆政府皆不惜工本,在島上斥資興修工事,安放巨炮,最終把整個島嶼變成了一艘不會移動的巨型戰艦,一條條紅磚搭建的隧道在島上蜿蜒穿梭,在隧道里還有小門通往山體深處的隱蔽所,內有獨立的發電機和深水井,守島部隊可以在山腹的洞穴裡儲存彈藥、物資,駐紮士兵,長期堅守作戰。

然而,儘管日本帝國為了拱衛首都東京,辛辛苦苦花費巨資,克服不少技術難關,興建了這座猿島要塞,但一直到首都東京化為輻射廢土,猿島要塞也始終沒有在任何戰爭中發揮過什麼正面作用。

相反,當猿島要塞迎來第一場攻防戰的時候,它卻成為了異國入侵者在日本的最後據點……

——刺鼻的硝煙在海風中瀰漫,隆隆的炮聲在海面上回蕩……大大小小的彈坑,將這座島嶼炸得滿目瘡痍。原本覆蓋著整座島嶼上的茂密植被,此時已經被燒得只剩下焦黑的木樁。正在被浪濤不斷拍打的沙灘上,也隨處可見橫七豎八的殘缺屍體。而在島嶼四周的淺水處,還可以看到不少炸燬的水陸兩棲坦克和登陸艇殘骸。但儘管如此,一面被硝煙燻黑,被子彈打穿的破爛星條旗,依然在猿島要塞的上空迎風飄揚。

當日歷翻到十二月的時候,在被“急公好義”的蘇聯人往頭頂前後砸了十二枚原子彈之後,據守房總半島的三十多萬盟軍已經土崩瓦解,絕大多數還沒被炸死的官兵,在一片失魂落魄之中相繼投降。至於剩下的人也是猶如孤魂野鬼般到處遊蕩,或者躲在某個荒涼偏僻不引人注目的旮旯裡苟延殘喘,再也無法形成有組織的抵抗。當然,收復失地的日軍也同樣非常畏懼核輻射,短時間內不敢深入爆心附近地區,無形中給了盟軍那些散兵遊勇一定的喘息空間。但是,無論這些已經被打垮的盟軍小股殘兵,還能在充斥著核汙染的廢墟和荒山之中苟延殘喘多長時間,對於如今這場規模宏大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而言,也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意義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戰場的槍聲已經徹底平息下來——儘管千葉縣房總半島上的盟軍確實已經崩潰瓦解,不再構成威脅,而其它地方的盟軍,更是在此之前就早已主動撤走,連總司令巴頓將軍都坐潛艇逃了。但在十二月下旬,還是有大約七千左右的澳大利亞軍隊,依然守在位於東京灣入口的猿島要塞,繼續負隅頑抗。由於猿島要塞扼守著東京灣出口的關鍵性戰略位置,如果不能拔掉這顆釘子,船隻從外海進入東京灣就有被炮擊的風險,實在容不得放置不理。因此,在對猿島守軍撒傳單和放廣播勸降均告失敗之後,日軍戰時大本營就對猿島發動了“收復本土的最後一戰”,不料卻是屢戰屢敗、折戟沉沙、一時難下!

——跟太平洋上那些地勢低平的珊瑚島不同,扼守東京灣出口的猿島乃是山丘地形,而且整座島嶼均已要塞化,沒有修築飛機跑道,而是全部修滿了炮壘工事,甚至還是那種強度堪比直布羅陀的永久性工事!

於是,日軍戰時大本營傾盡本土艦隊之力,出動了四艘輕重巡洋艦和九艘驅逐艦,對猿島要塞進行了兩晝夜的連續炮擊,並且還出動大批轟炸機,前後對這座要塞化島嶼進行了一千多架次的轟炸,使島上的地表處處樹拔石爛,磚土俱焚。但這座日本帝國斥巨資興建的要塞之島,確實是值得起這份浩大工本,在飛機和艦炮的狂轟濫炸面前,簡直硬得象個胡桃。儘管島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經被炮火徹底犁翻了,每走一步都能踩到彈坑,沒有一棵稍微像樣的大樹還能活著——沒完沒了的炮火烈焰,如同火山岩漿一般橫衝直闖,把整個島嶼燒得光禿禿一片。可是,那些躲在隧道工事裡的澳大利亞人卻依舊活了下來,並且拼死抵抗。

奉命奪島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先後三次嘗試強行衝灘登陸猿島,都被據險死守的盟軍給打退了,前後死傷多達兩千之眾。就連給登陸部隊提供火力掩護的日本艦隊,也有兩艘驅逐艦和一艘重巡洋艦,被盟軍控制的猿島炮臺擊沉,兩艘驅逐艦中炮重創,還有兩艘登陸艦觸雷爆炸沉沒,可謂是傷筋動骨、損失慘重。

就這樣,這座日本帝國為拱衛首都而興建的海防要塞,反而成了目前日軍徹底收復國土的最大障礙。

在三次搶灘登陸猿島失敗之後,日軍只得暫時放棄了速戰速決的念想,只是派遣軍艦在要塞附近遊弋,不時轟擊幾枚炮彈,但由於艦炮口徑不夠,加上艦體本身的脆弱性,在跟要塞海防炮的對射之中非常吃虧——日本海軍所有的戰列艦目前都不在本土,唯一的一艘重巡洋艦,也已經被要塞守軍擊沉了。

因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