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3 / 4)

燕的大軍,感覺大局不利,決定撤軍。他想,既然前進不得,那就全師而退吧!——應該說,他這決定是對的。但是,他的想象力還有欠缺,事情的發展不如他所願。

在說明桓溫這次北伐的結局以前,我們先得說一下秦國援軍的來歷,因為這與後邊很多事密切相關。

當慕容垂積極著手準備統軍出發的時候,嚇破了膽的慕容暐依然很不放心,經過與慕容評商議,決定加派樂嵩趕往秦國求援。

樂嵩臨走,慕容暐叮囑說:“你答應秦國,他們派出援軍協助我國打敗了桓溫,我們可以將虎牢關以西那片國土割讓給他們。”

樂嵩不敢怠慢,趕到秦國將燕皇的要求和所提條件向苻堅一一陳述。為了能讓苻堅答應,他表現得特別誠懇。

“天王陛下,秦燕兩國唇齒相依。燕國被擊破了,秦國就要單獨面對桓溫,那麻煩無疑會增加一倍。而且燕皇決不會不感謝陛下的。”

這是苻堅第二次接待燕國求和使者。接見第一個使者李鳳那時,苻堅想過給燕國援助,但是反對的人很多。大家覺得當年桓溫進攻秦國,打到了長安近郊,沒見燕國出援兵,現在他燕國碰到桓溫,我們怎麼就要派援兵!

“等他們捱打去,打到垮臺我們好去收拾殘局。”一般人都這麼說,第一次接待使者這樣,第二次還是這樣。

退朝以後,王猛單獨求見。

“景略有何高見?”

“陛下,慕容評決不是桓溫對手,如果桓溫拿下鄴城,佔據燕地,然後對我們秦國動武,那我們就很難和他抗衡。不如答應燕使的要求,聯合燕軍抗擊桓溫。桓溫兵退,估計燕國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們再趁機擴張,奪取全勝,那不是很好麼?”王猛說。

苻堅凝神片刻,說:“一般人做決斷總容易受情緒支配。我們那麼多人主張不給燕國援助,就是被情緒控制了。很明顯的,慕容評不敵桓溫,坐等慕容評失敗,只不過滿足了自己的報復心,哪還有什麼殘局好收拾!景略,你的意見正確,我們應該支援燕國,不能讓桓溫囊括燕國的一切。按你的意見,我們出兵。”

於是,苟池和鄧羌兩將率領兩萬秦軍出發。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統一北國 二六

為了減輕行軍負擔,桓溫退兵前燒燬船隻及一切輜重,組織士兵按秩序後撤。由於缺水,桓溫下令鑿井飲水。採用這種方式,晉軍安全地後退了七百里。

燕軍看見桓溫退兵,而且他那晉兵退得很辛苦,紛紛要求慕容垂組織追擊。慕容垂卻不同意。

“桓溫剛退,他一定派遣精銳斷後,我們追擊不一定能勝的。”慕容垂說。接著,他便自己帶領八千騎兵遠遠地跟著不斷後撤的晉兵,觀察晉軍的動靜。

慕容垂的估計很準確,桓溫在這七百里的退軍中,一直小心翼翼,生怕燕軍追擊。斷後的軍隊正是他最精銳的軍隊。七百里過了,桓溫放心了。他不再那麼遲緩,下令一天趕兩天路程。他慶幸燕軍沒有派人追趕,他要儘快回到晉地。當他的軍隊走到襄邑(今河南睢縣),已經疲憊不堪。這時,他發現糟了,兩路燕軍衝殺過來了。

這兩路軍隊中的一支就是慕容垂所帶的騎兵,另一支則是慕容德率領的騎兵。做了充分準備的燕兵衝殺疲憊不堪的晉兵,那還有什麼說的,就像砍瓜切菜,瞬間讓晉兵折損了三萬。

此時,晉兵只剩下捨命逃跑這麼一招了,但這一招也難以實現目標。當大敗了的晉兵跑到譙(今亳州市)地,秦將苟池突然率軍衝出,又是一場殘殺,晉兵再損一萬。

這是公元三世紀中華大地上南方梟雄桓溫和東方梟雄慕容垂的一次交手,南方梟雄慘敗。

慘敗了的南方梟雄萬分懊惱,他把責任推給一個叫袁真的豫州刺史,說袁真沒有百分百地執行他的命令,沒有盡職盡責攻下石門,溝通水路,這才造成失敗。

袁真不服氣,因為石門攻不下並不能怨他,那是慕容垂估計到了那位置重要,派重兵把守住了。“當初,你怎麼不自己試試?”袁真準備這樣辯解。

袁真還向東晉朝廷舉報桓溫部署的種種錯誤,要求東晉朝廷查辦。東晉有誰膽大包天敢對桓溫問罪,袁真的奏章就如石沉大海,蹤影全無。

袁真如何忍得下這口氣(擱誰恐怕都會難受),加上擔心桓溫會要加害,一咬牙,乾脆跑到燕國打工去了。燕國對他很客氣,封為徵南大將軍,頭銜比他在東晉還闊許多。

桓溫打了大敗仗,他身為東晉公司經理(那時他叫大司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