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至鄂羅斯邊境。前往通商的皇商多抱怨道路艱難,利潤微小,一年交上來的不過十萬兩左右。
這次胤禟由鄂羅斯使團口中瞭解到物價行情,提出經營鄂羅斯商道者限商家二十家,每三年上繳十五萬兩銀子為底限。對商家公開招標,招標時要預交三分之一的銀子,也就是最少五萬兩,其餘逐年收回,有承受不了的皇商可自主退出。
當下便有不少宗室放出風聲來,絕不多交銀子。更有承郡王府的管家申大對一眾人說道:“九爺也不能一味貪功,該為下面人想想,這是不讓人過了怎麼著?大不了,今年內務府取消了鄂羅斯商道。”
承郡王府二管家楊忠皺皺眉,在旁邊拿眼看了看他,終是沒有說什麼。
另外幾家宗室卻以為討得了主意,回去的時候腰背又挺了起來。怕什麼,天塌下來有大頭頂著,這鐵帽子親王打頭陣,內務府就算由九阿哥掌權,也怕是拿不住這些有實權的王府。
高文在四九城轉悠了一圈,回來將這些傳言如實告知了胤禟。
胤禟雖然沒有更改決定,心裡也有些嘀咕,若是皇商覺得和往年差距太大,條件太苛刻,聯合起來同自己對著幹,全部退出,也是可能的。
但是,真的沒有人願意來?胤禟冷笑,以往的皇商有多少是靠著關係攀著內務府的他不清楚,但是真金白銀的誘惑,不會沒有人來。商人地位雖不高,天下大部分的銀錢卻是在他們手裡,這五萬兩銀子還是有人拿的出來的。
他早就打算好,即便補上來的只有十多家,第一次也儘夠了。
想到承郡王府,錫保似笑非笑的臉似乎就在眼前,胤禟不由頭大。不過,他還沒有不通人情世故到將權貴都得罪光了。幾個鐵帽子親王少不得暗中照顧些,至於那些觀望的宗親,大臣或者等著看自己熱鬧的人,直接棄了也好,剛好給內務府換些新血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