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怒不可言,他今年八十餘歲,自小便在少林出家,幾曾見過少林如此狼狽?一時竟是怒極,牽到了內傷,竟是咳了出血。
廣通大師在旁看著這個脾氣暴躁的師叔,卻也是無可奈何,少林遭此大難,他身為方丈,自不可避的過這責任,少林千年,在自己手上出了如此大的紕漏,任是他心境修為再深,也難忍這氣,可又不好發作,當下只好轉了話題,問旁邊坐的一箇中年僧人到:“廣殊師弟,慧珠已經回去了?”
那中年僧人聞言答到:“慧珠武功全廢,身體大不如前,守了這兩個時辰已是乏地厲害,所以已去休息,不過看此時的情形,想來那些賊子真地退了去,應是不再需要慧珠來做守護。”
廣通大師聞言心下才安定了些,正是外人一直認為舍利院不屬於少林的習武之地,裡面又無經書秘籍,所供奉的都是些佛龕舍利,所以這次來人夜襲,也沒人去到舍利院,反是讓舍利院逃過一劫。
只不過其後少林門下皆被那炎霧天香制住,舍利院的救兵卻也是一直未見!
廣通大師想到這裡,當下問到:“師弟,你說方才沒有及時趕來,是因為有人攔了住你們?”
廣殊答到:“是。”
廣通大師問到:“那你可知是什麼人攔了下你們?”
第十卷
第四一零章 … 誰家少女不懷春
誰家少女不懷春(四一零章)
廣通大師自然明白,攔住廣殊的自然不是來襲之人,否阻攔而不施以辣手。
“夜來少林的非只一路人馬,那萬劍宗自是一路,另外還有兩個武功莫測的蒙面人,再一路便是這攔下廣殊的人,當然這攔下廣殊的人也可能和那兩個蒙面人是一路。”不過這其中線索太少,便是萬劍宗,也是廣通大師自己猜測,更不要提行雲二人和那錦袍人的來歷了,所以他希望能從廣殊口中得到些答案。
不過廣殊的回答卻是令廣通大師大為失望,回憶夜晚之事,廣殊答到:“那時夜深,我與舍利院的護法師弟們見喊殺聲起,又是火光沖天,便知出了大事,再聽師兄鐘聲相召,便立刻趕來相援,卻不料卻被那人攔了住。”
廣殊說到這裡,眼中竟滿是崇敬之色到:“那人武功已非深不可測能夠形容,就連慧珠手上的劍舍利都似有感應,他只站了那裡,便讓人不敢有任何妄動之念頭。”
廣通大師見自己的這個師弟如此推崇這人,心下更是尋思到:“莫非是劍竹島上的那兩位來了?”天命已死,除了德皇和飄渺天宮主人這兩個通天級的高手,廣通大師想不出還有什麼其他人。
郭定府當年登島,萬劍宗和劍竹島都未對外言及,所以廣通大師到沒有想到郭定府,再者,他就算是知道,也不會往郭定府身上去想,萬劍宗的人怎麼會只是阻攔那麼簡單?
廣通大師正想了到這裡。便聽廣殊繼續說到:“只可惜那人始終背對我們,面貌看不清楚。只看到他衣著頗為華貴,只望背影,分不出年紀如何,不過聽他地聲音,似是年紀不大,最多中年。”
廣通大師聞言忙是問到:“他說了什麼?”
廣殊想了想。答到:“他只說了一句,便是要我們不動,賊子由他退走。”
廣通大師一怔,問到:“那些賊子是他退去的?”
廣殊答到:“那人是這麼說地,可我們卻沒見他有什麼動作。”
廣通大師聽罷沉思起來:“那人會不會是和萬劍宗的一起演戲給我少林看?可也不對,萬劍宗恨不得滅了少林,大好機會在前,他們怎會放棄?可那人是誰?他用了什麼法子讓人撤走?他為何來救少林?那兩個蒙面人也救了慧劍,可卻又在事後袖手旁觀,這又為何?這兩路人都是事先便知道了萬劍宗來襲。卻又為何不來通知?”
腦中一連串的問題,廣通大師將至善老僧送回修養。望著一片斷壁殘,雖然少林現在還有實力留下,數千門人也還完好,可萬劍宗幾日後便要到嵩山,少林要如何應對?
。
此時的行雲二人已是連夜迴轉,然後經由漢中直去風翔。最後來到平涼,這一路仍是按照原本計劃行事,不論那蕭壽臣是否在嵩山看到了他們,這場面還是要做的足夠,而且也算減少江湖中的猜測,免生枝節。
少林被襲,本院付之一炬,魂級高手傷亡怠盡,甚至化形級地長老,一死一傷。這訊息要是傳了出去,萬劍宗的隊伍就算是明著離少林還遠。也自然會被懷疑。
只不過行雲到現在還沒有聽到什麼風聲。
“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