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戰術叫狼群戰術,由德國海軍於一戰期間發明,都不需要跟英國海軍進行主力決戰,只要在海上封鎖英國航線一年半載,就足以把英國拖入死亡深淵了。因為英國人口少,又是島國,只能是以貿易為生命的國家,一旦海上貿易中斷很快就完蛋了。歷史上如果不是美國干涉,德國海軍的狼群戰術如果再延續幾個月,英國就得主動投降了。
如今的李衛國其實也想對英國發動一次狼群戰術,但是他還是忍住了,這個狼群戰術一旦實行起來,就必須要至英國於死地,否則讓英國人緩過氣來,有了準備就不好了。
現在中華帝國的潛艦採取狼群戰術還不成熟,因為中英距離太遠了,中華帝國在北大西洋上沒有海軍基地,潛艦從中華帝國本土出發到北大西洋作戰條件不成熟。中華帝國已經得到了美國的羅德島和基韋斯特兩個北大西洋附近的海軍基地,假以時日進行建設,足夠支撐潛艇狼群戰術時李衛國才會行動,因此現在還得再等等。
至於在太平洋上採取狼群戰術,根本不現實,因為英國的商業航行根本不在乎太平洋。反倒是狼群戰術一旦曝光,讓英國人反過來在太平洋上對中華帝國實施狼群戰術,那就虧大發了。
所以,李衛國很謹慎,將狼群戰術作為殺手鐧留在最關鍵的時候才會使用。
就在李衛國跟帝國總參謀部人員制定戰略決策時,遠在夏威夷的翁同龢率領的迎親艦隊卻遭遇到了英國艦隊的攔截,雙方在馬紹爾群島附近爆發了一次遭遇戰。
建元3975年9月5日,西元1875年10月6日,英國皇家海軍奉命攔截從夏威夷返航的中華帝國迎親艦隊,要逼迫中華帝國把夏威夷果王和公主交給英國。
只是,太平洋太大了,中華帝國迎親艦隊有意識的避開主要航線,避免跟英國艦隊遭遇。
這樣一來,英國皇家海軍雖然有一百多艘主力艦雲集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卻不得不分散開來四處搜尋。
翁同龢原計劃走中途島,經琉球群島回國,但很快他打消了那個計劃,因為中華神盾局的情報告訴他,日本海軍也出動了,是在配合英國海軍行動。
最終,翁同龢、明月和迎親艦隊指揮官魏永勝一起商議後,決定經馬紹爾群島經停關島補給淡水,然後走七洲洋返回中國。
之所以要經停關島補給淡水,是因為軍艦上不只是有海軍官兵,還有文官和明月帶來的御林軍,最關鍵的是還有夏威夷果王和公主,尤其是公主殿下已經被冊封為中華帝國的寧妃,各項待遇必須最高標準,所以不得不中途補充淡水。
其實,作為艦隊指揮官的魏永勝是反對中途去補給淡水的,但翁同龢不同意,他是老頑固,最終魏永勝說不過翁同龢,只能照辦。
結果,在關島附近海域遭遇到了一支前來搜尋的英國艦隊,雙方爆發了海戰,提前拉開了戰爭的序幕。(未完待續。)
第326章 雄風一出,碾壓之戰
中華帝國的迎親隊由禮部尚書周馥和內大臣御前侍衛副總管明月二人帶隊,帝國海軍派出雄風號、狂風號、颶風號和暴風號四艘雄風級戰列艦一路護送前往夏威夷。
臨行前,帝國總參謀部就已經預判此行不會輕鬆,恐怕會有變故。由於並無直達中華帝國的電報通訊裝置,所以軍令部給海軍臨斷之權,海軍後勤部將四艦的彈藥庫、燃料庫、各種戰備輔助裝置等全部補滿,實現滿載。
半個月後,中華帝國迎親艦隊抵達夏威夷。與此同時,英國艦隊已經提前三天抵達檀香山,並且跟夏威夷果王談判破裂,雙方處於敵對。
隨後英國艦隊封鎖了珍珠港,英軍陸戰隊約三千人登陸。
在夏威夷議會的英國人提出廢除夏威夷果王,改為夏威夷共和果,美國人和法國人議員提供了支援。隨後夏威夷果王大怒,糾集一萬餘人衝擊了檀香山議會,殺掉了大量來自英法美等國的議會成員。
英國海軍陸戰隊緊急出動,同夏威夷果王的軍隊展開激戰。
儘管夏威夷果王的軍隊最近裝備了先進的中式步槍等武器,人數也比英國海軍陸戰隊多了七千人,但實際戰鬥力卻是很弱,很快就被英國海軍陸戰隊擊潰。
卡梅哈果王帶著女兒逃出王宮,在中華神盾局特工們的保護下,乘坐小船離開歐胡島前往拉奈島的一處陳姓華人家的莊園避難。
等到中華帝國迎親艦隊抵達檀香山時,整個歐胡島已經被英**隊佔領了。
英國艦隊和陸戰隊切斷了夏威夷連通美國的電報線路,封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