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直到中華帝國艦隊抵達,才對外公開宣稱英國對夏威夷的軍事佔領。
中華帝國決不允許夏威夷落入英國之手,所以理藩院第一時間向英國駐華公使館發出抗議。同時李衛國緊急召見英國駐華大使,當面提出了嚴正警告,要求英國艦隊立即離開夏威夷,恢復夏威夷王果。
面對中華帝國的強硬態度,英國政府根本不予理會,只是用各種藉口和理由來美化他們的侵略行徑。
中華帝國迎親艦隊很快跟當地的中華神盾局取得了聯絡。將夏威夷果王和公主接到了雄風號戰列艦上保護起來。
與此同時,英國艦隊也接到了情報,攔住了中華帝國迎親艦隊,要求中華帝國交出夏威夷果王和公主。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雙方艦隊在夏威夷附近海面上展開了軍事對峙。
中英兩國展開了外交上的口水戰,但誰都知道這個時候外交沒有任何作用,雙方都在加快軍事準備,唯有戰爭方式才能解決問題。
這一次。大英帝國沒有像以往那樣動員十萬二十萬軍隊開赴遠東同中華帝國交戰,四次雅片戰爭三次慘敗,已經證明了大英帝國不具備遠征中華帝國的軍事能力,面對兵力規模和作戰素質都高於英國陸軍的中華帝國神策軍,大英帝國只能選擇在陸上防禦作戰。
英國陸軍不斷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出發,增兵夏威夷。由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離著夏威夷都很近,所以英軍的運兵船很快就抵達了夏威夷。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英國已經在夏威夷部署了五萬軍隊。英國海軍也從英國本土出發,中途聯合在大西洋、印度洋的英國艦隊。組成一支龐大的艦隊駛向太平洋。
大英帝國國防部認為中華帝國會對夏威夷出兵,所以才會調集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前往太平洋。
與此同時,中華帝國總參謀部,也在緊張的制定作戰計劃,一旦中英再次開戰,規模可能空前。因為雙方都知道這一次將是決定性的一戰。
“英國皇家海軍幾乎傾巢出動了,情報顯示在澳大利亞集結的英國戰艦達到一百多艘,其中戰列艦有28艘,巡航艦58艘,護衛艦28艘。雷擊艦18艘,潛艦4艘。”
作戰室內,海軍大臣林繼雲一臉凝重的說道。
“數量多又如何?我們的戰艦效能先進,不怕他們!”已經有了黃巖島海戰經驗的海軍司令陳少毅不屑的說道。
“話雖如此,但猛虎架不住群狼,尤其出現了潛艦和雷擊艦(魚鐳艇)這種新式海戰兵器,戰場形勢千變萬化,就算我們的戰艦再先進,一個不小心被對方的魚鐳咬一口,也只有沉沒了。”兵部尚書吳庸一針見血的說道。
李衛國靜靜的坐在主位上,面對這種情況,他有些後悔了。
一開始,李衛國是計劃一步步蠶絲英國的海上勢力範圍,先把英國海軍趕出中國沿海,再逐漸控制西太平洋,進而控制整個太平洋,再把力量眼神至印度洋、大西洋,直至控制全世界的海洋。
每一步的戰略目標都只是奪取區域性制海權,因此中華帝國海軍的造艦速度一直保持勻速,即每五年打造一支九九艦隊,每五年就對英國海軍進行一次戰略擠壓。
李衛國一直認為只要他一步步的去蠶食英國海上勢力範圍,等到五個五年計劃完成後,也就可以稱霸全世界海域了。
一直以來,李衛國都認為英國不可能把整個英國皇家海軍都派遣到遠東來,至少不是現階段,因為英國海軍掌控全世界海域,不可能把所有海軍主力艦都派到遠東來跟中華帝國海軍交戰。這也是前幾次雅片戰爭期間,英國海軍一直是以亞洲艦隊來跟中華帝國海軍交戰的,並沒有派出本土艦隊或者其他各洋艦隊。
但這一次,英國海軍竟然甘願暫時放棄印度洋、大西洋上的防務,將90%的主力艦調到了澳大利亞,分明是孤注一擲的投入太平洋戰場的打算。
英國海軍這是準備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了,早知道英國人會如此大膽,李衛國就應該多多建造一批主力艦才對,而不是現在的9艘全鋼製戰列艦和9艘鐵甲艦。9艘穹甲巡航艦和9艘裝甲巡洋艦,一共加起來才三十六艘主力艦,在數量上比英國海軍少了太多。
正如吳庸所說的那樣,這一次的海戰將會有很大的變數,因為英國海軍已經有了雷擊艦和潛艦了,中華帝國海軍不可能再像黃巖島海戰那樣打得英國海軍毫無還手之力。
聯想到歷史上最強大的德國虎式坦克。倒是比蘇聯的t34先進太多,可是最終還是被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