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一樣對待他們。
至於剩餘的人,李奇劃分四萬人馬給了吳玠,其中包括吐蕃政權趙言欽的八千兵馬,很明顯,李奇非常無恥的將趙言欽的勢力也給吞併了。
沒有辦法,大宋現在勢頭這麼強,勢力弱小的趙言欽也只能吃了這個啞巴虧了,老老實實的歸順大宋。
李奇將這支軍隊命名為鎮西軍,封吳玠為鎮西上將軍,顧名思義。這支軍隊將會去往西邊吐蕃的地盤,顯然李奇已經在謀劃下一步軍事計劃了。
目標就是收復吐蕃各政權。
但是李奇也沒有急著讓吳玠出兵,你得先找一個出師之名,但是這個由頭不難找,趙言欽原本是吐蕃其中的一支勢力,他在吐蕃當然有仇人,以此為由,便可將大宋的力量滲透進去,不過這是下一步的軍事計劃,還得經過周密的安排和籌備。才會提上日程來。
如此一來,在升龍府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有十萬大軍有了歸屬,至於剩餘的十萬,李奇大筆一揮………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因為李奇已經將一些非常有勢力、有名望的酋長、將軍都給安排好了,剩下這些士兵群龍無首,縱使他們心中不願,也只能服從。
當然。李奇不可能讓他們心懷怨氣歸家務農,李奇給予了他們足夠的報酬,那就是土地,但凡是退伍軍人。都可以獲得兩畝良田,兩畝荒田。
在他與段正嚴仔細商談後,還是決定沿用李奇在交趾的政策,在大理同樣實行土地國有化。化零為整,先集中管理,等到時機成熟後。再慢慢又迴歸到私有化。
其實李奇在升龍府的動作,段正嚴都看在眼裡,他也覺得這一套政策也非常適合當下的大理,因為大理的叛亂正是來自於各方地頭蛇的勢力,土地國有化將會大大的削弱這些勢力,便與統一管理,否則的話,你再好的政策,下面沒有人聽你的,那有什麼用。
一切安排妥當後,軍方將承受這第一刀,交趾、大理,包括邑州、欽州等嶺南地區,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規模裁兵,十餘二十萬士兵將會回家務農,全力推動農業生產,這農業不起來,商業根本就無從下手。
同一時間,折美月、折顏質率領西軍和一部分大理軍在大理郡內也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將那些叛亂勢力掃除的一乾二淨,因為大理的軍隊都跑到交趾來了,內部非常空虛,再加上三十七部的歸降,這就減少一大部分阻力,那些叛亂勢力又才剛剛開始,哪裡有實力與西軍抗衡,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當然,折家軍也沒有大開殺戒,能招降的儘量招降,不受降的就打到你投降。
在段正嚴還沒有回去前,宋軍幾乎就已經控制住了大理。
另外,李奇開始針對南部交趾地區出手了,他必須要趁著他的大軍都在這裡的時候,先把南部殘餘勢力給掃平了,於是他命吳璘、嶽翻二人領八萬大軍,從升龍府南下,對外宣稱十五萬大軍。
其實這只不過也是走走過場而已,李奇預計他的大軍還沒有到,南部那些殘餘勢力就會全部投降,因為他已經與占城國聯絡上,也達成了統一意見,占城國向大宋進貢稱臣,並且出兵震懾南部的交趾軍隊,作為回報,李奇答應將地哩歸還給占城國。
當初李氏王朝對南擴張,佔領了占城國地哩、麻令、佈政等地。占城國做夢都想收復三地,如今雖然只收復了地哩,但也總比沒有要好,而且占城國恨死了交趾,但是對大宋卻非常友好,
兩邊同時放出訊息要兩面夾擊交趾在南部的軍隊。
實在是李奇警告了占城國,沒有他的命令,絕對不準開戰,不然占城國早就動手了,因為那些殘餘勢力沒有升龍府做後盾,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結果也證明李奇所料的沒有錯,吳璘大軍才行至一半,南部軍隊的將領就主動歸降大宋了,他們雖然是李全聖的部下,但是這年頭沒有什麼是比自己性命更加珍貴的了,完全看不到勝利曙光的他們,除了投降,也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了。
其實他們剛開始還想投誠占城國,甚至還答應將地哩、麻令、佈政等地,全部歸還給占城國,只要你們保護我們,這些地方就都是你的了。
占城國內部當然也動心了,但是你拿得回也要守得住呀,前面李奇就讓人送信給他們,要是誰敢收留這些叛軍,那就是大宋的敵人。
貪念背後隱藏著殺機啊!
占城國見大宋不到一年就掃平了交趾,他們自問不是交趾的對手,哪裡還敢與大宋作對,萬一大宋藉機發難,那可就糟糕了,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南部軍隊的請求,還是選擇了投靠大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