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取象乎河洛,問數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可見聖人之文,不是什麼自我的表現,而是客觀的反映;正因為是客觀的反映,才有可能具備客觀普遍性,也才成其為“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但在這裡,“聖文”不是客觀現實的反映,而是客觀精神的反映,即把本來是儒家主觀精神的倫理神秘化為作為反映物件的“神理”,把本來是社會關係準則的人道神秘化為作為反映物件的“天道”。因此劉勰的這種理論,如果也可以叫做“反映論”的話,也絕非我們今天通常說到的唯物主義反映論,而只能說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反映論”。

但在這裡,劉勰確實是把“道”作為客觀物件來觀照、來認識、來反映的,這同他把“文”看作是“道”的顯現毫無相悖之處。也就是說,作者透過對“道”的觀照而創造了“文”,不過是“道”透過“文”顯現了自己罷了。這就叫做“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原道》)。即便這種創作在作者看來只不過是自己“情性”的自然流露與表現,但只要人心合於道心,心理合於神理,那麼自我的表現也就同時是客觀的反映而具有“道”的普遍性。如前所述,正是透過“聖”這個中介,劉勰把“反映論”和“表現論”也和諧地統一於“原道”本體論的形上模式之中了。

正因為在劉勰看來,文學所表現的“情”,是客觀事物並歸根結蒂是客觀理念(道)的反映,所以他要求文學作品有一種客觀普遍性。這種客觀普遍性或者說理性,是劉勰關於文學特質的又一規定性。

根據這一規定性,作為文學內容的“情”,應該或具有特定的政治意義,或具有普遍的倫理價值。前者如《明詩》篇提到的“大禹成功,九序唯歌;太康敗德,五子鹹怨”。後者如《比興》篇提到的“關雎有別,故后妃方德;尸鳩貞一,故夫人象義”。前者直接對社會生活中的軍國政教大事作出反應,褒貶時政,干預生活;後者在細小卑微的事件(自然景物或男女私情)中蘊含寄寓著深遠重大的意義,因此同樣值得肯定。所以劉勰讚美《楚辭》:“楚襄信讒,而三閭忠烈,依詩制騷,諷兼比興”;批評漢賦:“炎漢雖盛,而辭人夸毗,詩刺道喪,故興義銷亡”,“日用乎比,月忘乎興,習小而棄大,所以文謝於周人也”(《比興》)。按“比”與“興”作為兩種藝術手法,應該說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的。但劉勰以為用比忘興是“習小而棄大”,就因為在他看來,“比”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以此物比彼物,唯以“切至為貴”;而“興”卻在藝術形象的背後,蘊含著具有普遍價值的倫理意義,如“關雎”之象徵“后妃之德”,“尸鳩”之象徵“夫人之義”,這就叫“稱名也小,取類也大”,大就大在它具有一種社會倫理道德的普遍性。比體之中,雖然也有“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之類,但這只是對事物外在特徵的比喻,而不是對事物內在性質的象徵,本質上與“麻衣如雪,兩驂如舞”之類無異。因此劉勰重“興”輕“比”,說到底,還是要求藝術內容具有社會倫理意義。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文學的特質(5)

劉勰的這一思想,在《諧隱》篇表達得十分明確。作為一種文體,劉勰並不特別貶低和排斥“諧辭”、“隱語”。他說:“蠶蟹鄙諺,狸首淫畦,苟可箴戒,載於禮典。故知諧辭隱語,亦非棄矣。”但是,他強調指出:諧隱“本體不雅,其流易弊”;而其主要流弊,則在於“空戲滑稽,德音大壞”,諸如東方枚皋,“無所匡正”;魏文薛綜,“無益時用”;魏晉滑稽,“有虧德音”;——總之是“謬辭詆戲,無益規補”。劉勰認為,“文辭之有諧隱,譬九流之有小說”,其體雖小,其義宜大。古代優秀的諧辭隱語,“大者興治濟身,其次弼違曉惑”,或“抑止昏暴”,或“意在微諷”,因而“被於紀傳”,“載於禮典”,“蓋稗官所採,以廣視聽”故也。所以劉勰強調,諧辭隱語必須“會義適時,頗益諷誡”,也就是必須在這種“淺”、“俗”的語言和文體中蘊含深刻、高雅的思想意義,這和他要求藝術形象“稱名也小,取類也大”的思想是正相一致的。

很顯然,“興治濟身”也好,“弼違曉惑”也好,或者《明詩》篇提出的“持人情性”也好,都是一種社會作用,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和實用性。因此,劉勰的理性原則,也就只是一種實用理性原則,與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的神性理性原則不同。柏拉圖認為文藝沒有用,詩人應該被趕出理想國,因為文藝作為“影子的影子”,無法達到神性的真實;亞里士多德則把人們稱之為美的東西叫做神的“目的”,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