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氣真臭,居然只搏了兩個一秀和兩個二舉,看著鄰桌那老太太一把扔出個“狀元插金花”來,恨不得過去搶兩樣。沒撈到東西,只得趕緊回來趕稿子,一口氣寫到現在飯還沒吃。看在老白如此辛苦的分上,大家多少表示一點吧。!~!
..
048 判案
高文舉沒有回縣衙去和兩位兄長吃飯,而是帶著馮世琪馮雪英一起在縣衙對面的一家飯莊裡吃了飯。有香秀陪著,倒也不至於讓馮雪英有什麼誤會。飯後,高文舉讓馮雪英再去遞狀子,自己和馮世琪就坐在對面飯館裡等訊息。又對她說明白了,若是這狀子還被扔回來,他就親自帶著馮雪英告到泉州範大人那兒去,到時候連這孫大人一起告。
他之所以這麼說,一是為了給馮雪英壯膽,二來也是為了弄清楚孫顯生究竟是不是他想的那種人。若是他真的不顧情由,要讓一個花季少女枯守閨房,最後還有可能淪為那一對禽獸父子的玩物,那這種兄長就真的要不得了。不過他還是對孫顯生有信心,因此倒也不覺得這事有什麼難處。
他自信滿滿,馮世琪可有些擔心,這年頭,從衙門裡被掃地出門的,名聲比潑皮無賴還要差上那麼幾分。雖然曾經跟高文舉一起吃過幾次飯,但以前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官府中人,他只是一個鄉下土財主。可現如今,人家還是鄉下土財主,自己卻成了沿街乞討的破落戶。
以前覺得吃他是給他面子,每次下鄉走幾十裡去吃他一頓也心安理得,如今就變成了人家給自己面子了。先不說以人家高少爺眼下和縣太爺稱兄道弟的情面,就單隻這全縣窮苦百姓間傳遍了的萬家生佛的名頭,那能跟人家在一起坐一坐都是沾了天大的光。
高文舉可不知道馮世琪心裡頭在過龍呢,有一句沒一句的和他聊著這長樂縣裡的大事小情,街長裡短。沒一會的功夫,高文舉就發現,這馮世琪可還真是個理事的能手,全縣裡裡外外多少商戶百姓,那是如數家珍,哪家東西貴,哪家老闆摳門都說的清清楚楚。
高文舉和他越聊越覺得這個人才難得,這是因為有了和王守節在一起辦過差壞了名頭,再加上他以前也的確有些小人得志的模樣,所以落難了也沒人看的見。這種眼下舉步唯艱的人,只要輕輕拉上一把,就能死心塌地的為你賣命。看來,今天又揀到寶了。整天說人才難得,人才不是沒有,是沒人肯去發現罷了。
高文舉起了招攬的心思,便旁敲側擊的問道:“馮先生既是讀過書的人,我看先生那一筆好字,字裡行間又有那過人的文采。我大宋又重用文人,為何不換個地方去找找門路呢?”
馮世琪搖搖頭道:“快別如此說,沒得辱沒了讀書人的名頭。小老兒雖說讀過幾年書,可不管是以前的閩國,還是後來的唐國,都沒能考到功名,雖說身無功名,可是非還算分得清楚。若不是為了養活家小,才不願意進那官場呢。在本縣做縣尉這些年,為了貪圖那點俸祿,把祖宗八輩的臉都丟盡了。
要說再換個地方去找門路,以小老兒在官場打混十幾二十年的本事,倒也不是謀不來那一日三餐。可,要真的再去幹這種沒天良的營生,不但只兒女們看不起,我那八十歲的老孃都能把我活活罵死。
這半年來,小老兒算是嚐盡了人情冷暖,兒女們不願意搭理,老妻冷言冷語。還是老孃說的對,這都是小老兒自己造的孽,有官身的時日裡,在外面受了氣回來就發到家裡人,對整日價非打即罵。現如今,也該自己嚐嚐這種滋味了。
不怕高少爺笑話,現如今在縣衙裡當差的,也還有幾個昔日裡關係不錯的兄弟,也曾起過為小老兒做保,請個狀師印子的心思,可小老兒實在不願再和衙門沾上半點關係了。若不是我這侄女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心下不忍她受那非人的折磨,小老兒根本就不會寫什麼狀子。
這丫頭老爹去了之後,本就沒什麼積蓄,喪葬諸事都是我們這些老街坊湊的錢。丫頭前兩回也曾央著小老兒給她寫狀子,小老兒寧願出錢讓她請人也不願意沾這是非,可這次,實在是囊中羞澀,又覺得那兩位狀師詞不達意,這才忍不住替她作了狀。不過這次事雖然沒辦成,小老兒卻問心無愧。
小老兒想明白了,自家門口的名聲都弄不清楚,還有什麼臉面跑去別的地方混日子?這些日子,替街坊四鄰寫個書信,遇上紅白喜事做個帳房,寫副對聯,雖然過的清苦,倒也實在。起碼老孃不再指著鼻子罵了,有時候一日未開張,回家老妻也願意給熱一碗剩飯端過來。兒女們大事小情的,也願意來問上兩句。街坊們見了也笑著打個招呼。人活著,還圖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