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現在頭疼了吧?”
馮有年一拍大腿,開心的說道:“要不說少爺高明呢,先放出風去,花大價錢買他們的糧食,送到就給錢。各路奸商紛紛行動,這才倆月不到,各村糧食就多的用不了了,他們又遠路而來,只能降價賣給咱們。有好多連現錢都不要,打個條子就成,呵呵,光這一顛一倒,咱們早幾批在糧食上花的冤枉錢就都找回來了。
還有範大人,他動員這三州士紳捐糧捐財物,這些大門大戶的見範大人收拾幾個州官員的手腕,心裡也害怕,所以一張佈告,全都把錢糧送到衙門去了。面上看是這些士紳的捐助解決了大問題,可實際上,是他接管了孫世安將軍留下的糧倉,裡面的糧食足夠十幾萬人吃三五年的。那是孫將軍這些年攢的老底啊,呵呵,現在卻被範大人用來救了災民了。本來幾十隊商號送來的糧食就夠多的了,再有了他送來的二十萬石軍糧,那些糧商都快哭了。這一陣子不少人找路子給老漢遞話呢,希望能把他的糧食接下來,不至於爛到手裡。”
高文舉笑著點點頭:“這也就是便宜了最早那幾批的奸商了,讓他們賺了個盆滿缽滿,呵呵,不過也應當,畢竟人家幫咱們做了宣傳,也挺辛苦的嘛。”
馮有年剛喝到嘴裡的一口茶“噗”的一聲噴了出來,咳嗽著胡亂在胸前抹了幾把笑個不停,看的高文舉十分不解,不知老頭有什麼事這麼開心,只得靜靜的等著他的下文。
馮有年理平了氣,笑道:“快別說這些人了,那樂通號的胡掌櫃和長順號的孫掌櫃,因為有範大人做保,雖然有些不情願,卻也是最早送糧來的,也是賺錢最多的兩位。結果兩家第一次每家運來一萬石,到地頭就換了銀錢走了,開心的兩位逢人就誇這錢好賺。結果第二次每家又運來五萬石,可是一到地頭就傻眼了,整個雲霄縣城裡面,沒幾個百姓,全是附近各州縣來賣糧的,不管糧價高低,根本沒人去問他,和第一趟車到糧空的情況根本不是一回事。搞的兩位掌櫃沒法子,只好求到老漢頭上來了,後來,老漢按少爺吩咐的和兩位一商量,這兩位也是大手筆,當場就拍板把十萬石糧捐了出來。為這被其他糧行的同行們沒少笑話,可笑話歸笑話,人家樂通和長順兩三天就抽身回去了,其他糧行的人呀,還守在那兒發愁呢。哈哈,想起他們的樣子來就覺得好笑。”
高文舉大樂:“果然是人心不足啊,哈哈,這樣一來,倒便宜了咱們,也幸虧各鄉鎮最最建的都是糧倉,不然光是這些糧食爛到雲霄縣裡面,不管是誰家賠,都不是好事啊。現在只要不把價錢壓的太過份,相信他們都會同意把糧食賣給咱們的。這樣就可以安全的耐過今年這一陣青黃不接的時候了,到了明年,大家自己種的新糧下來接上之後就不會再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馮有年又是一豎大拇指:“少爺真是厲害,當初規劃的時候,說實話,老漢對少爺提議的修建順序一直有些不理解,明明大家都餓的頭昏眼花,吃了上頓沒下頓了,為何還要優先修建糧倉,還有,人都沒安頓好,為何先要修建澡堂和大茅房?這兩條不光是那些做工的想不明白,連老漢不明白。到現在老漢才心服口服啊。”
“有了這些糧倉,各處販來的糧食我們都能接的下,只要送到雲霄地頭的糧食,就不會爛掉一粒。說實話,現在雲霄縣城裡的情況,讓所有人都吃驚不小,大家都在議論,少爺是怎麼讓這麼多人把糧食送來的。那些信佛的通道的,因為爭少爺是星君下凡還是菩薩轉世,吵的不可開交,老漢聽的都覺得不好意思,哈哈。”
高文舉這才哭笑不得,這造神風氣一刮起來可真可怕啊。這幸虧是在宋朝,交通和資訊都不方便,要是放在清政府和民國時代,光這動靜,就能讓朝廷當成反動教派給滅了。
馮有年喝了口茶接著感慨道:“這糧倉的事,虧了少爺想在了前面,也都按少爺設計的樣子修建的,大家都佩服的不得了。可真要比起澡堂和大茅房來,糧倉還不算最讓人意外的。有了這兩樣,經過兩個月的安頓,大家發現,原本最讓人擔心的疫症並沒有發生,連各種小病小災的也因為少爺提前安排的流動大夫很快就被醫治好了。大家都說,只有少爺這種天生聖人,才能想出這麼簡單又有效的辦法。有好多新村的鄉親,在家裡老給範大人和少爺起了長生牌位呢。”
“啊?”雖然知道自己會被鄉親們讚揚,心裡有所準備,可是聽到有人給自己立了長生牌位,高文舉還是被雷的不輕:“這樣不太好吧,我這年紀輕輕的,就被人弄個牌位供起來,會不會不吉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