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會主動向玄宗申請征討四方。
高仙芝善於應用計謀,但有時就顯得有些不擇手段。尤其是攻打石國時,高仙芝先是佯裝和石國約和,後又率兵襲擊,最後又把已經投降的石國國王殺頭。雖然以微小的代價取得了一場大勝,但總讓人感覺勝之不武。
逃出的石國王子到處求援,並把唐軍的行為大肆渲染了一番。高仙芝的這種做法無疑是犯了眾怒,最後各部落聯合大食想要進攻唐的安西四鎮。
向來不懼打仗的高仙芝,立即帶領蕃、漢三萬兵攻打大食,深入七百餘里,在恆羅斯城與大食軍隊交上火。
這一次高仙芝的對手不是西域各小國,而是當時與唐朝同樣強大的阿拔斯王朝。有意於中來的大食國,所派的當然也是精兵強將。
兩軍相持五日,誰也沒佔到便宜。這時高仙芝部下的蕃兵葛羅祿部突然造反,唐軍腹背受敵,登時大敗。並且敗得非常慘,“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
這一次唐、大食兩大強國的唯一一次碰撞,以大唐告負而終。
在安史之亂前的玄宗,對朝臣是相當寬容的。對待不滿意的文臣武將,常用的處分方式是“貶官”,即使當年即使王忠嗣已經被三司會審定為死罪,玄宗還是隻把他貶為漢陽太守。這次高仙芝慘敗後,被貶為右羽林軍大將軍,是“十二衛”的將軍,品秩雖然不低,但權力比地方節度使差得遠了。
(想來這一段時間,一直醉心於戰場的高仙芝突然被束之高閣,生活十分鬱悶。當然也有人不這麼認為,前一段有個電視劇《楊貴州妃秘史》,還讓高仙芝和宮廷音樂家謝阿蠻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給這位鐵血戰將,強加上一絲兒女情長的溫柔。)
雖然現在高仙芝幾乎不再帶兵,但誰也不能否認,他仍是一位在當時能力數一數二的大將軍。既然現在平叛需人,在皇帝身邊的高仙芝無疑是最佳的帶兵人選。
當封常清已經走了六天後,玄宗才想起啟用高仙芝。
如果再派高仙芝去前線,勢必要和封常清分清上下級關係,也就是兩人以誰為主。兩人無論是從資歷、能力、威望,還是同僚關係上講,都應該是高仙芝是領導人。
在外抵擋安祿山的叛軍的唐軍首領,最合適的官職是節度使。而玄宗已經封了封常清平盧、東陽節度使,不能才剛過六天,其官職就由高仙芝替換了吧。
那麼給高仙芝什麼樣的職位呢?這種問題難不倒玄宗,他任命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統帥各路軍隊東征。職位問題順利解決了。
元帥這一詞,並不是玄宗自己琢磨出來的。在我國春秋時期就有這一名詞了,但真正作為統軍征戰的職位,則是從南北朝開始的。李淵入關後,也曾設有左右元帥,李世民在繼承皇位以前曾擔任過“西討元帥”。玄宗年間編制的《唐六典》中,也有“凡親王總戎則曰元帥”。
考慮軍權不外放的原則,元帥權力太大,都是由皇家擔任,而真正行使軍事職能的則是副元帥。高仙芝是唐朝安史之亂中第一任副元帥,只是他不知道,在他身後,還會有一連串的副元帥。這些副元帥,個個都是軍事能力突出的強人,也是當時軍中大佬,其中名氣最大的是第三任副元帥郭子儀。。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二十七章 第一任“副元帥”(2)
雖然封常清在洛陽徵了六萬人,但遠不足以向安祿山開展反攻。玄宗拿出內府中的金錢布帛,在長安大肆招兵。
當時的長安是天下第一大城,人口眾多,再加上錢財的吸引,僅十天的時間,竟然徵兵達十一萬,號“天武軍”。 至於軍隊成員,基本都是“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刀箭”的市井子弟。
高仙芝帶走的兵只有五萬,並且還包括了部分飛騎、彍騎等長安衛戍部隊。新招募的兵都到哪裡去了呢?用來守長安,還是隻是貪圖金錢布帛,領到後就逃跑了?令我們無從猜測。
玄宗還派了一名監軍,這位是高仙芝的老熟人:邊令誠。或許玄宗認為兩人曾一齊出生入死,是對好搭檔,也或許認為上一次兩人贏得了一場奇蹟般的勝利,再派兩人同去圖個吉利。
玄宗所不知的是,邊令誠曾在連雲堡扯高仙芝的後腿,高仙芝對邊令誠的印象並不好。
高仙芝有個貪財的毛病,每次作戰,總是把部分戰利品私吞。邊令誠看到後自以為拿到高仙芝的短處,曾數次向高仙芝索賄。高仙芝面對邊令誠的要求,有些不屑一顧:你算什麼人,一點戰功也沒有,在本大將軍也好意思張嘴?面對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