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錯誤
自己完全沒有想到觀國公楊恭仁會在東都危難之刻挺身而出;也沒有想到宗室有如此巨大權威竟然輕而易舉地掌控了東都的軍政大權;而更沒有想到的是;楊恭仁會緊緊抓住東都危機的要害;一擊致命;根本不給中土強大的保守勢力和以楊玄感為首的陰謀以武力推翻改革的激進反對派;以任何摧毀聖主和皇族;動搖國祚根基的機會。
不允許代王離開西京;也不允許齊王返回東都;東都就一個越王楊侗;那麼東都危機不論如何惡化;都無法演變成手足相殘血脈相爭的皇統大戰;而沒有皇統大戰;東都危機也就不會複雜化;只是簡單的聖主和叛逆之間的暴力爭鬥;如此一來居心叵測者的算計落空了;沒辦法挑起皇族內鬥;沒辦法漁翁得利;最後只能選擇支援佔據絕對優勢的聖主;幫助聖主一起痛打兵變者那幫落水狗。也就是說;從目前局勢來推演;歷史還是行進在固有軌跡上;東都不會失陷;這場軍事政變也僅僅持續兩個月後就失敗了。
看到李風雲情緒不振;李珉心知肚明;他同樣震驚於東都政局的變化;也是一籌莫展;“觀公(楊恭仁)這一招很高明;可以預見;一旦越公(楊玄感)殺進京畿兵臨東都城下後;觀公必定固守待援。他只要東都;只要東都在手;他就掌控主動;而越公則陷入被動。”
李風雲微微頷首;皺眉問道;“楊恭仁不允許代王離開西京;也不允許齊王返回東都;那麼誰來救援東都?難道他確信聖主在得知楊玄感發動兵變後;會中止東征;回師平叛?”
李珉搖搖頭;嘆了口氣;“以東都防禦之堅固;再加上兵精糧足;完全可以堅守兩三年;所以在某看來;觀公根本不需要援兵;也不需要聖主中止東征回師平叛;他只需要東征大捷;只要東征大捷的訊息傳至東都;則大局可定;那時就算越公已橫掃中原也毫無意義。”
李風雲連連點頭;想了片刻後說道;“齊王的目標既不是皇統也不是東都;所以他肯定不會進入東都戰場;但西京呢?楊恭仁是從宗室的立場出發;他寧願東都變成廢墟;也不願皇族內訌動搖國祚根基;但西京必須從關隴人的整體利益出發;如果他們任由東都變成了廢墟;那將來清算之刻;又豈能逃脫聖主的追殺?所以從西京的立場來說;他們必須進入東都戰場;必須把東都危機轉化為皇統大戰;必須迫使聖主放棄東征回師平叛;否則西京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由東征勝利歸來的聖主肆意宰割;他們的下場不會好過楊玄感和那些兵變者;朝堂上的改革勢力會牢牢抓住這次機會;把阻礙改革的保守勢力一掃而空。”
李珉沉思良久;再度嘆氣;“越公之所以捨棄齊王而中意代王;之所以有決心有信心發動這場兵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改革和保守兩大勢力尖銳對立;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越公如果倒了;保守力量慘遭重創;西京的保守勢力獨木難支;焉能獨善其身?”
李風雲若有所悟。
改革派要摧毀保守派;而東征的勝利是重要籌碼;為此傾力東征。保守派要摧毀改革;首先就必須破壞東征;為此楊玄感採用了暴力手段;而另一保守勢力西京則試圖利用楊玄感以挑起“鷸蚌相爭”;繼而“漁翁得利”;以最小代價贏取最大利益。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打贏的那個也鮮血淋漓;而站在旁邊看熱鬧的第三隻老虎理所當然就是最後的嬴家。西京的策略看上去蠻高明的;只是你高明;人家也不笨;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李珉看到李風雲的眼神慢慢泛出神采;忍不住問道;“計將何出?”
“靜觀其變。”
。。。
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
現在也只能靜觀其變;東都政局的新變化完全出乎李風雲的預料;使得李風雲對未來局勢的走向也不確定了;他殺進東都的本意就是要改變歷史;但目前看來他對記憶中的歷史解讀不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結果他的決策加劇了東都局勢的複雜程度;如今他也是霧裡看花;已經失去了對東都局勢的掌控;不再是有目的地劈波斬浪;而是無方向的隨波逐流了。
李風雲非常懊惱;他執迷於記憶中的歷史;對楊玄感解讀不夠;以致於突然間迷失在了東都戰場上。
楊玄感有理想;有魄力;有智慧;這一次的兵變並不是鋌而走險式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一次他是破釜沉舟了;以暴力手段來推翻聖主甚至摧毀國祚;一勞永逸的摧毀改革;如此一來他就把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矛盾徹底激發了;雙方不死不休了;這種情況下西京做為保守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