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部分(1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人質,此舉必然會嚴重影響諸部控弦計程車氣,所以聯盟馬步軍即便聯合作戰,默契配合,其戰鬥力與養精蓄銳的突厥大軍相比,也還有一定距離,雙方最多也就是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如此一來,聯盟的誘敵圍殺之計就不可行了,就算包圍了敵人也吃不掉,最終還是演變成一場兩敗俱傷的血腥廝殺。

然而,關鍵就在這裡,不論是李風雲還是阿史那咄捺,都不願也不能打個兩敗俱傷。

對李風雲來說,兩敗俱傷導致其損失慘重,實力大減,而此次攻擊目的一旦未能完成,北上弱洛水橫掃東胡諸種也就不要想了,這將嚴重影響他的全盤謀劃。阿史那咄捺也一樣,他是大漠牙帳保守主和派的中堅人物,是實權派,他的實力、戰績直接決定了他在牙帳中的地位和權勢,而他的地位和權勢又直接影響到了牙帳政局的走向,影響到了南北對峙大局,如果他在此戰中損失慘重甚至大敗而回,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尤其對牙帳保守主和派來說,更是一次沉重打擊,政治利益的損失難以估量。

所以從政治上來說,鬼方這一仗,阿史那咄捺很被動,他和李風雲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李風雲輸得起,全軍覆沒了又如何?他不過是中土的一顆棋子,出塞的目的就是混亂塞外局勢,因此聯盟即便全軍覆沒了,中土也是嬴家,反之,阿史那咄捺根本輸不起,他在牙帳位高權重,牽扯到的政治利益太大,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敢有絲毫失誤。

只是這種見解需要海量的豐富訊息和對天下大勢的清晰認識,這是李風雲與生俱來的天賦,而這個世上能夠像李風雲一樣俯瞰天下者又有幾人?

因此當李風雲沉思良久,決定繼續執行誘殺之計時,不要說雲和雷無法理解,就連袁安、孔穎達等人也是疑慮重重。

雲和雷當然不敢質疑李風雲的決策,實際上自李風雲出塞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驕人戰績,早已讓他們震驚不已,十分敬畏,尤其茅溝川一戰摧枯拉朽般擊敗阿會正和奚族大軍,本身就是一個最好例證。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磧東南牙旗的突厥軍隊,與奚王阿會正和奚族的阿會氏聯盟,哪個實力更強一些?在雲和雷看來,這兩者實力相差無幾,而如今奚王阿會正和奚族阿會氏聯盟已經被李風雲打敗了,李風雲的實力不但沒有因此減損,反而在短短時間內有了一個爆發性飛躍,由此推及,阿史那咄捺和突厥大軍也不是李風雲的對手,甚至有可能在李風雲神鬼莫測的手段下大敗而逃。

所謂兩敗俱傷,不過是他們對這一仗的分析和推演,而他們早已被李風雲打得跪地投降,根本就沒有質疑李風雲的資格,但是,就目前戰局而言,他們實在想不出有戰勝突厥人的辦法,他們急切想從李風雲的嘴裡知道答案。

好在袁安“善解人意”,代替他們向李風雲發出質疑,“既然雙方勢均力敵,我們已無圍殲敵軍之可能,為何還要執行誘殺之計,非要打個兩敗俱傷?為何不改變計策,據城堅守,把突厥人拖在鬼方城下,持續消耗對手?”

“我沒有時間。”李道,“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擊敗突厥人,揮師北上。”

“明公,若想揮師北上,這一仗我們就不能兩敗俱傷。”袁安苦笑道。

“我怕什麼?”李風雲冷笑道,“光腳不怕穿鞋的,不要說打個兩敗俱傷,就是玉石俱焚我也無所畏懼,但阿史那咄捺敢嗎?他敢與我同歸於盡?”

。。。

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

十月十九,黃昏,桃水東岸。

經過一天激戰聯盟軍隊在突厥人的強大攻勢下,在後無援兵的不利局面下,不得不撤離桃水防線。

突厥將士歡呼雀躍,諸部大軍氣勢如虹,紛紛越過桃水,大踏步向鬼方推進。

然而牙旗高層卻發生了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今天出現在戰場上的重灌步兵,它的突然現身意味著什麼?它匪夷所思地出現在今天這場並不重要亦不關鍵的戰鬥中,又有什麼深意?

如果這支重灌步兵來自中土京師,那麼今天它的突然出現,等於明確告訴突厥人,攻打安州的這支中土叛軍實際上就是中土衛府軍,是一頭兇狠的“惡狼”,只不過披著一張欺騙突厥人的“羊皮”而已,而中土官方為了幫助這頭“惡狼”完成出塞使命,必定給予全方位的支援,從軍隊到物資,應有盡有源源不斷。由此推及,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在中土行宮內所得到的機密訊息,以及據此做出的“長城內不會出兵支援安州”的結論,是錯誤的,被中土人蓄意誤導,磧東南牙旗一旦中計,貿然殺進安州,極有可能遭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