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重創。

從這一觀點出發,今天的戰鬥恰好就是個證據。中土人在桃水東岸部署了重兵,裝備精良,士氣高昂,戰鬥中將士們更是悍不畏死、以命搏命,若不是叱吉設阿史那咄捺態度堅決,目標明確,********儲存實力,只求以最小代價越過桃水,不允許各部控弦為了擊敗對手而不計代價,最後以馬軍數量上的優勢實施兩翼包抄,挾全軍覆沒之危脅迫中土人不得不後退撤離,實現了以最小代價贏得預期戰果之目標,那麼今天這一仗極有可能打成兩敗俱傷之局,中土人固然死傷慘重,突厥人也是鮮血淋漓,傷痕累累。

由此不難看到,桃水東岸的這支擁有“重灌步兵”的中土軍隊就是中土衛府軍的精銳之師,就是要與突厥人打個兩敗俱傷,遲滯甚至阻止突厥人殺進安州。現在突厥人以很小代價越過了桃水,而這支擁有“重灌步兵”的中土軍隊也將撤回鬼方,他們損失不大,實力儲存較好,據城堅守,誓死搏殺,足以把突厥大軍阻擋在鬼方城下,如此一來戰局發展就偏離了牙旗的預料。

阿史那咄捺本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殺鬼方,一鼓而下,一戰而定,陷中土軍隊於腹背受敵之困境,迅速逆轉安州危局,但如今看來一廂情願了,突厥大軍十有**要受阻於鬼方城下,久戰不下,而久拖不決的後果十分嚴重,一旦中土官方看到安州形勢危急,出兵支援,一群“惡狼”披著“羊皮”呼嘯北上,大量中土衛府軍打著中土叛軍的旗號進入鬼方戰場,則形勢必然急轉直下,迅速惡化,突厥人不但在鬼方戰場上進退兩難,甚至在整個東北戰場上都節節敗退,如此則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土人橫掃東胡諸種,嚴重打擊和削弱突厥人的有力別部,在南北對峙大局中先佔先機確立優勢。

阿史那咄捺因此瞻前顧後,焦慮不安,進一步怕掉進中土人的陷阱,一失足成千古恨,退一步又怕判斷失誤,錯失戰機,貽笑大方。

“你的擔心事實存在,但正因為如此,我們別無選擇,唯有前進。”達幹史阿里門意志堅定,不為眼前變故所動搖,極力勸說。現在牙旗副長官亦都護阿史那耶瀾率軍在閃電河西岸阻御來自中土懷荒的威脅,吐屯阿史德漠煌留守閃電原坐鎮牙旗,而他則輔佐阿史那咄捺率軍攻打安州,牙旗核心決策層四個人中就他和阿史那咄捺在一起,所以他必須說服阿史那咄捺執行既定決策,這直接關係到了突厥人的既得利益,不容有失。

“如果我們的判斷是對的,中土人瞞天過海,借刀殺人計的背後暗藏偷樑換柱,決心拿下東北,那麼此仗顯然對我不利,中土人不可能讓我們奪走安州,必定傾力而出,必要時甚至不惜反目成仇,所以不難預見,鬼方城下必有一場血戰。”

史阿里門停頓了一下,看到阿史那咄捺眉頭緊鎖,臉色難看,於是繼續說道,“從牙旗立場來說,這種不利局面下與中土人打楸兩敗俱傷實為不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提前引發南北大戰,而可汗和牙帳已經交待過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向中土人妥協忍讓,但這個妥協忍讓有個前提,那就是不能影響甚至損害大汗國的根本利益,不能讓大汗國在南北大戰爆發前陷入更大被動。”

“中土人打安州的目的,正是要拿下東北,而拿下東北的目的,正是要在南北對峙中搶佔先機,讓我大汗國在南北大戰爆發前陷入被動,所以,從大汗國的立場來說,我們肯定要出兵安州,要在鬼方城下與中土人浴血廝殺。”

阿史那咄捺知道史阿里門的立場,知道他有意藉助大汗國的利益來威脅自己,當即按捺不住,張嘴就想反駁,但史阿里門眼明手快,連連搖手,示意阿史那咄捺稍安勿躁,先讓他把話說完。

“如果中土決心拿下東北,軍隊源源不斷北上,僅靠牙旗的力量當然阻止不了,而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

史阿里門手捋長鬚,意味深長地笑道,“牙旗如果不戰而退,任由中土人攻佔東北,任由大汗國根本利益嚴重受損,責任就是牙旗的,可汗和牙帳勢必命令牙旗全力出擊,不惜代價奪回東北,如此牙旗不但被動,而且有覆滅之禍,於人於己於大汗國盡皆不利。反之,如果牙旗浴血奮戰,傾盡全力阻擋中土人攻打東北,但因為中土人實力太強,而牙旗實力不濟,戰敗乃必然結果,那麼可汗和牙帳不但不會懲罰牙旗,反而會以此為藉口,派出大量援軍進入東北,如此牙旗有功,東北得以保全,大汗國的根本利益也維護了,於人於己於大汗國盡皆有利。”

阿史那咄捺暗自冷笑,這個史阿里門當真是伶牙俐嘴,死人都能給他說活了。這番話聽上去有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