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之日的死囚了?
韋福嗣、李善衡、李百藥都從行省這份文書中看到了撲面而來的“危機”。
宇文述人老成精,是個老狐狸,從他那裡很難得到什麼有用的訊息,更難判斷出聖主對齊王的真實態度,而屈突通不一樣,他的人生一帆風順,資歷也較為輕薄,做為聖主的近侍親信,難免恃寵而驕,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所以他與行省會合後,行省在他的影響下立即改變態度,足以判斷出聖主對齊王已經忍無可忍了,要痛下殺手了。齊王在這場風暴中的“搶眼”表現,給了聖主徹底摧毀其政治生命的最好機會,如果聖主和中樞當真有第三次東征的構想,為防止重蹈楊玄感叛亂之覆轍,聖主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永絕後患。
“大王,宇文述不可信。”韋福嗣“火上澆油”了。宇文述離開黎陽前,連個承諾都沒給齊王,如果以最大惡意去揣測宇文述的用心,那就很可怕了。
“如果宇文述可信,也就沒有當年血腥而殘忍的皇統大戰。”李百藥語不驚人死不休。
相信宇文述,還不如相信一頭豬。當年正是宇文述不辭辛苦的“奔走”,幫助聖主贏得了老越國公楊素的支援,此後皇統大戰轟然爆發,上至太子楊勇,數位親王,一大批功勳老臣,下至數十萬貴族、衛士和平民,統統灰飛煙滅。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如果齊王不能以史為鑑,如果韋福嗣、李善衡等齊王的支持者不能從過去的歷史中吸取血的教訓,其結局可能比太子楊勇和高熲等功勳老臣死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