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了。
李孟嘗也提出質疑,“現在南北關係雖然惡劣,但並沒有破裂,南北雙方的往來依舊密切,邊市回易依舊繁華,中土依舊需要北虜的戰馬,而北虜也依舊需要中土的鹽鐵,即便南北大戰爆發在即,不過在真正爆發之前,雙方都會竭力維持邊境的穩定,以各取所需,各取其利。這種情況下,聯盟北上,不但無虜可擊,還破壞了邊境的穩定,會迅速激化雙方之間的矛盾,加快南北大戰的爆發,這恐怕是北疆所不願看到的局面。”
言下之意,聯盟北上會惡化北疆局勢,會加劇北疆危機,會遭到北疆鎮戍軍的圍剿,所以北上之策同樣不可取。
李子雄毫不猶豫說了一句話,“等你們的大總管回來,一切疑慮皆有答案。”
“如果他回不來呢?”劉黑闥直言不諱地追問道。
李子雄冷笑,“李風雲不在了,聯盟還會存在?”
眾皆無語。的確,李風雲不在了,聯盟還會存在?估計轉眼就分崩離析了。
“明公為何確信他會回來?”李孟嘗疑惑問道。
李子雄看了一眼劉黑闥等豪帥,語含雙關地說道,“你們能夠渡河北上,能夠順利抵達目的地,都是因為誰?”
劉黑闥聽到這話很是不舒服,如果一切功勞都是李風雲的,那我們又幹了什麼?李風雲是人,不是神,你說他能回來就能回來?
“如果他遲遲不歸,或者回不來了,形勢就嚴峻了。”劉黑闥也是話裡有話。
李子雄嗤之以鼻,“你知道他是誰嗎?你知道他的過去嗎?某告訴你,在這個世上,知道他的人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在某的眼裡,他是一個奇蹟,而在另外幾個老傢伙看來,他就是一個傳奇,對於他的敵人來說,他的存在就是一個恐怖的噩夢。”
眾皆震驚。李子雄是何等人物?李子雄所推崇的人,又是何等人物?
=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
聯盟的封龍山軍議在核心決策上分歧嚴重,形成了四種意見。
李子雄這位德高望重的聯盟客卿,還有陳瑞、韓曜等聯盟高層,對李風雲抱有堅定信心,一定要等李風雲回來再做核心決策;李思行、李孟嘗兄弟和劉黑闥等部分河北豪帥則把目標對準了太原;而以郝孝德、孫宣雅為首的部分河北豪帥則一門心思儲存實力,早已萌生脫盟而走的想法,如果李風雲遲遲不歸,他們就堅決走人;以王薄為首的齊魯豪帥則持觀望態度,目前形勢並不明朗,聯盟也需要時間休整,很多事情不能過早決策,以免陷入被動。
各方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無果而終,不歡而散。
聯盟形成不了決策,實際上說明大多數人都持拖延、觀望的態度,都不想給兩大超級豪門控制和利用了。聯盟好不容易從衛府軍的圍剿中殺出來,目標就是要牢牢掌控自己的命運,要給自己贏得一個美好未來,而不是給兩大超級豪門做“嫁衣”,為兩大超級豪門所驅使,任其宰割。但他們抗衡不了兩大超級豪門,他們唯一指望的就是齊王,只要齊王到了北疆,形勢如李風雲所預測的那樣發展,南北大戰如期爆發,聯盟和齊王並肩作戰阻御北虜,豪帥們便能依靠功勳逆轉自己的命運。這才是豪帥們願意追隨李風雲北上轉戰的原因所在,這才是他們的希望之路。
齊王和李風雲帶給他們的是希望,而聯盟一旦被兩大超級豪門所控制,未來只有噩夢,這就是區別,這也是大多數豪帥雖然希望得到兩大超級豪門的支援,卻不希望被兩大超級豪門控制驅使的原因所在。
好在聯盟剛剛完成北上,亟待休整,正好糧食又暫時無憂,使得聯盟高層有充足時間進行爭論。
七月十一,黎陽。
水師總管來護兒和長史崔君肅因為斥候探查受阻而憂心忡忡,對黎陽局勢有各種猜測,但越是如此,越證明黎陽局勢異常複雜,遠遠超過了當初的預料,而黎陽局勢複雜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東都局勢,所以對於水師來說,若想逆轉東都危局,首先就要把黎陽危機解決掉,而要化解黎陽危機,首先就要“搞定”齊王,然而齊王太難對付了,稍有不慎就會把自己賠進去,計將何出?
崔君肅建議暫緩西進,一方面向陽陽施壓,一方面再派斥候打探黎陽虛實,同時火速聯絡周法尚,具體瞭解當前東都局勢,並急報河陽行省,聽聽行省怎麼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東都局勢的複雜性可想而知,水師在不瞭解當前局勢的情況下,冒冒失失一頭衝進去,極有可能好心做壞事,不但未能逆轉危局,反而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