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東都也沒有傳出這方面的訊息?就連禮部尚書楊玄感都不知道段文振遺策?李風雲意識到自己魯莽輕率了;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利用這個機密震懾一下李密;一邊繼續維持雙方之間的合作;一邊拖延與齊王楊喃決戰的時間;以此給聯盟贏得更多時間擄掠通濟渠;讓聯盟實力更強一點;讓聯盟諸軍在生死危機的壓迫下更快形成戰鬥力。然而;李密竟然不知道段文振遺策;這就是雞同鴨講了;段文振遺策成了空穴來風;不但無法震懾到李密;反而讓他產生誤會;以為自己用這種荒誕不經的方式來蓄意破壞雙方之間的合作。

李風雲面無表情;表現得很冷靜;很沉穩;很自信;但心裡卻劇烈翻騰;尋找挽救之策。段文振遺策不是謊言;但李密誤卻以為它是謊言;這就麻煩了

李密看到李風雲沉默不語;躊躇猶疑;斷定他不會透露實情;於是毫不猶豫的乘勢追擊;“你這個訊息是不是來自東都?”

李風雲疑惑了;不知道李密何以會產生這種猜測。

“是不是來自宇文氏?”李密咄咄逼人;繼續追問。

李風雲更疑惑了;但旋即豁然頓悟;立刻便猜到了原委;知道了李密的推演思路;心裡頓時有了主意。李密誤會了;這是好事;要的就是他的誤會;這樣自己才能將計就計;從容籌劃。

“某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個訊息絕對不是來自宇文氏。”李風雲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某與宇文氏仇深似海;勢不兩立;總有一天;某要滅了宇文氏滿門;屠盡宇文氏九族;以報血海深仇。”

李密愣住了;被李風雲這番咬牙切齒的話搞得頭暈。難道某錯了;之前所有的推演全部都是錯的?李風雲為何否認?是不是害怕秘密洩露;遂以這種誇張的方式來極力掩蓋?

李風雲心知肚明;他可以將計就計;讓李密深陷誤區;但絕對不能承認與宇文氏有聯絡;這關係到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歷史的大潮不可逆轉;宇文氏終究要走向遺臭萬年的不歸路;自己一旦與宇文氏扯上莫須有的關係;將來百口莫辯;所以必須把李密的誤會引向另一個方向。

李密心思電閃;瞬間又做出了種種推演。如果李風雲是宇文氏的仇敵;那麼依據大業三年榆林通敵走私一案;依據宇文述不遠萬里要將其羈押至東都;而突厥人又一路追殺等諸多關聯事件來推演;李風雲極有可能是宇文述政敵在暗中佈下的一顆棋子;甚至有可能正是他揭開了宇文兄弟通敵走私的黑幕;而且他手中至今還握有很多足以置宇文氏於死地的秘密;所以他才成為宇文氏和突厥人共同誅殺的物件;所以李風雲才與宇文氏仇深似海;勢不兩立。

這個推演如果成立;首先就要尋找宇文述的政敵。

宇文述的政敵太多了;過去的“太子黨”成員;以高潁、宇文弼和賀若弼為首的先帝遺臣;也就是老保守派;還有現在以關隴本土貴族、河洛貴族為核心力量的新保守派;而在這些政敵中;目前深得皇帝信任又身居最高決策層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黃門侍郎裴世矩;他是先帝朝的中樞重臣;聖主登基後一度被貶黜到西北;後來獻了經略西北之策;再獲聖寵;遂東山再起;還有一個是納言蘇威;他也是先帝朝的中樞重臣;同時也是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的政治領袖;他的聲望和影響力太大;尤其自高潁、楊素等開國老臣死去後;他已經成為碩果僅存的打個噴嚏都能影響到中土政壇的開國元勳。

像蘇威這種政治元老;聖主不用不行;政治上講究的是妥協;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制衡之道;但用了又倍受掣肘;畢竟決策層的保守力量如果過大;必然阻礙改革的加速推進;所以蘇威這些年起起伏伏;卻始終屹立不倒;原因就在如此。大業三年的榆林一案;時為尚書左僕射的蘇威就是參與者之一;鬥爭失敗後;高潁等老臣慘遭誅殺;而蘇威被罷官;撿了一條性命;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演;聖主和宇文述之所以沒有誅殺蘇威;是因為他手中握有更多足以威脅到宇文述存亡;甚至是嚴重威脅到南北關係的秘密?而這些秘密的提供者;是不是就是李風雲?由此李風雲的身份也就出來了;他可能是秘兵。

在權力高層;秘兵是一個特殊的存在;編制上隸屬軍方;但為政治而搏殺;直接聽命於中樞高層;服務於中土的國防外交大戰略;戰場便是長城以外的廣袤外疆;所以每一個秘兵都是百戰悍將;每一個秘兵都熟悉軍政事務;而如此之高的個人素質;還有對中土的絕對忠誠;導致秘兵清一色出身高等貴族。試想;如果你沒有良好的精英教育;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沒有自小追隨家中長者征戰沙場的經驗;沒有身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