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過今年的冬天。

但明年怎麼辦?李風雲的策略是與魯東北義軍南北夾擊;擊敗官軍;控制齊魯;然後以魯西南為“地盤”發展壯大。若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必須在明年春耕之前佔領魯西南;否則沒有春耕;哪來的秋糧?第二;必須在明年的夏秋季節牢牢守住“地盤”;否則即便秋糧豐收;與聯盟也沒有絲毫關係。

這隨即引出一個新問題;聯盟若想在明年春耕之前擊敗齊魯官軍;除了王薄和河北義軍要及時渡河南下;魯東北義軍要積極給予配合外;聯盟自己也要在明年的初春時分具備北上攻擊的條件;換句話說;聯盟不但要在開春之前擊敗魯西南、河南和徐州三地的圍剿官軍;還要擄掠到足夠的錢糧等物資;如果糧食只夠維持聯盟將士的生存;那如何北上打仗?

所以;聯盟統帥部做出的決策是;南下徐州;以擄掠到足夠的錢糧;但如此一來;魯西南、河南、徐州乃至江都等四地官軍將在徐州戰場上對聯盟展開圍追堵截;聯盟想在徐州戰場上擊敗對手;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司馬袁安宣讀了聯盟統帥部的作戰部署。

南下征戰期間;大總管府長史陳瑞繼續坐鎮蒙山;與後路總管府總管韓曜互相配合;在與段文操維持“默契”的同時;按照雙方的秘密約定搶收秋糧;確保聯盟庫藏充足。

李風雲率大總管府及虎賁、風雲和驃騎三軍南下作戰;其中總管甄寶車的虎賁軍為南下選鋒軍。

中路總管府及下轄第一、二、六、七、八等五個軍南下作戰。其中總管孟海公率第六、七、八軍為南征中路軍。副總管呂明星率第一、第二軍為南征左路軍。

左路總管府副總管郭明率第四、第五軍;右路總管府統軍嶽高率聯盟第三軍;為南征右路軍。

右路總府帥仁泰率第九、第十軍部署在菏水、濟水一帶;在牽制河南官軍的同時;保持對魯郡的威脅。副總管徐師仁率則第十三軍部署於菏水、泗水一帶;居中策應韓進洛部和韓曜部;而其主要任務則是配合韓曜部;維持聯盟在魯郡戰場上與官軍之間的正面對抗;防止段文操背信棄義背後下黑手。

左路總管韓進洛率第十一、十二軍部署於鉅野澤東北方向的濟水一帶;在牽制東平、濟北和齊郡官軍的同時;保持對魯郡的威脅。

前路總管翟讓率第十六、十七軍部署於鉅野澤西南方向;在牽制東郡、濟陰兩地官軍的同時;積極策應韓進洛、帥仁泰和徐師仁三部;以確保聯盟對魯西南地區的實際控制。

這一作戰部署宣讀完畢後;帥帳內寂靜無聲;氣氛十分壓抑。

按道理;李風雲完全滿足了豪帥們的要求;豪帥們應該感激李風雲;應該心滿意足。韓進洛希望北上;希望能回濟北;那就部署在濟北方向;帥仁泰、徐師仁都不想南下作戰;不願意損失實力;那就部署在菏、濟一線;都在自己的家鄉;翟讓既不想北上;也不想南下;只想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返回河南;那就於脆部署在河南方向;進退無憂。

然而;如此一來南下作戰的軍隊除了孟海公的三個軍以外;主力基本上都是李風雲的嫡系;都是在蒼頭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聯盟主力;而之前西征中原;也是李風雲的嫡系人馬在前面衝鋒陷陣;其他豪帥在後面不勞而獲大佔便宜。只是;李風雲的便宜不好佔啊;“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豪帥們的**自主權被其一口口蠶食;偏偏又無力“抵禦”;結果越陷越深;現在連脫離聯盟都困難重重了。不是說李風雲不允許他們脫離聯盟;而是李風雲的實力增長太快;豪帥們追不上;雙方實力差距越來越大。過去李風雲吃掉他們還有些吃力;現在一張嘴就能吃掉他們;這種情形下脫離聯盟;誰敢保證李風雲信守承諾?再說現在待在聯盟的好處要遠遠大於脫離聯盟;豪帥們當然不會輕易離開了;但豪帥們的“野心”還在;所以他們都“躲”在聯盟這棵“大樹下”;一邊發展壯大;一邊等待“自由翱翔”時機。

時機不期而至。此次南下作戰;李風雲拋開了他們;給了他們“自由翱翔“的機會;可以肯定;只要李風雲大敗於徐州戰場;這些豪帥們必定一鬨而散;各奔東西。

但是;假如李風雲打贏了呢?假如李風雲在徐州戰場上賺了個盆滿盂滿;實力再度增長;那就算李風雲願意“均財富”;豪帥們又能得到多少?彼此之間的實力差距又將拉大到何等懸殊的地步?實力懸殊太大;豪帥們還能與李風雲平起平坐?還能與其一爭長短?還能與其抗衡嗎?恐怕到那一刻;不是他們主動脫離聯盟;而是李風雲要主動驅趕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