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速發展壯大,而發展壯大正是這三人當前最為迫切的目標。如果把這個目標做為“誘餌”,把這個“誘餌”丟擲去,或許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李子雄和白髮賊或許會主動催促齊王火速北上,而齊王許也有主動北上的意願和動力。

站在封德彝和段達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將計就計,至於如何善後,如何摧毀齊王的壯大美夢,聖主和中樞的手段太多,根本不足為慮。

八月十六,上午,段達接到封德彝的回信,亦是彷徨無措,愁眉不展。

封德彝不敢也不能向聖主和中樞“求助”,而事實上聖主和中樞也的確不會給予他們更多支援,目前局面下,封德彝和段達也只能在許可權範圍內竭盡所能去創造奇蹟,完成這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時間緊張,一個人苦思冥想毫無意義,於是段達火速致書李子雄,相約再談。

李子雄正要返回飛狐,接到段達書信看都沒看,隨手就扔了。

現在雙方沒有繼續談判的必要,李子雄已經妥協讓步了,但段達不讓步,實際上段達權力有限,他也沒辦法讓步,所以再怎麼談也談不出名堂,只能依靠局勢的變化來迫使雙方中的某一方主動讓步,比如齊王豁出去了,不惜代價,不計後果,不經聖主和中樞同意,就擅自率軍北上長城;或者聖主和中樞被突厥人激怒了,決心報復,要還以顏色,毅然決定齊王北上戍邊,如此則難題也就迎刃而解。說到底,真正能夠左右這個局面的,也就是聖主和中樞,還有齊王,餘者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

李風雲撿起書信開啟看了一下,想了片刻,慎重問道,“你決定不談了?”

“現在不談了,最近都不談了,把他撂在一邊不理會,讓他著急去。”李子雄笑道,“等到我們做好了出塞準備,萬事俱備了,要北上長城了,再找他談,狠狠敲詐他一下。”

李風雲當即意識到李子雄已經正視現實,不再對齊王火速北上抱有太大期望,於是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託在了段達身上,指望段達在長城一線給予牽制。實際上因為李風雲在塞外備有諸多“後手”,再加上奚人和契丹人又打起來了,塞外形勢已對聯盟有利,此次出塞作戰的勝算也略有增加,所以長城一線的牽制雖然不可或缺,但重要性已經降低。而段達為了達到既定目標,不但要把“刀”磨得鋒利,還要讓“刀”堅持更長時間,為此他必然要在長城一線給予適當而必要的牽制,而這種牽制對聯盟來說已經足夠了。

“你對齊王信心不足?”李風雲故意問道。

“你對齊王有信心?”李子雄撫須而笑,反問道。

李風雲搖搖頭,“某和你的想法一樣,指望齊王不顧一切北上長城實在過於一廂情願了。高處不勝寒,齊王有齊王的難處,優柔寡斷、瞻前顧後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都像我們這樣殊死搏殺,他早就完了。”

李子雄從中聽出了一絲異常,試探著問道,“你有什麼辦法堅定齊王的決心?”

“某當然沒有辦法堅定齊王的決心。”李風雲笑道,“不過若想讓齊王火速北上長城,倒也不是難事。”

李子雄驚訝了,“有何妙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簡單的一件事,但你卻有意識忽略了。”李風雲搖頭嘆道,“你之所以忽略,是因為你對齊王始終沒有信心,始終不願意設身處地的為他考慮,你和韋福嗣他們一樣,事事都站在自己的立場,首先考慮如何利用齊王來謀取自身利益,而不是站在齊王的立場,首先考慮如何強大齊王的實力。”

這話說得有些“重”了,但李子雄不以為意。李風雲如此直白,說明雙方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多,這是好事。

站在齊王的立場為齊王謀取利益,這話說起來很簡單,道理也很淺白,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李子雄捫心自問,自己做不到,原因很簡單,齊王本身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既然如此,當然是謀取現實利益,而不是籌劃未來大計,因為根本就沒有未來啊。

八月十六,夜,段達與李子雄第四次秘密會晤。

“此次襄垣公依舊抱著誠意而來?”李子雄見面就調侃。

段達苦笑,“某的確有誠意。”

“你借刀殺人,借我們的刀殺突厥人,借突厥人的刀殺我們,這也叫誠意?”李子雄大笑,連連搖手,“算了,不說了,老夫也不難為你,還是那個條件,齊王北上長城。”

“你這也叫誠意?”段達反唇相譏,“某一個小小的涿郡留守,邊陲長官,能夠決定齊王的去向?能夠說服聖主和中樞做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