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得不調整權利和財富的分配製度;以便最大程度地保全和維持門閥士族政治。

自先帝建國開始;崔弘度、崔弘升兄弟便為先帝所倚重;輔佐先帝制定和推行一系列有助於中土統一和發展的國策。先帝是溫和改革派;他若想實現自己的執政理念和政治目標;首先就需要贏得豪門世家的支援;所以先帝同樣需要崔氏兄弟在政治改革上為他衝鋒陷陣;以便起到一個表率和帶頭的作用。

然而;當改革進行到一定程度;必須要豪門世家讓度既得利益;承擔改革成本的時候;矛盾就激烈了;衝突就爆發了。先帝和改革派們在不遺餘力地打擊以崔氏為首的豪門世家的同時;自身也遭到了重創;震驚中土的太子楊勇廢黜一案便是雙方激烈衝突的結果。

先帝慘勝;與他執政理念一致的今上最終贏得了皇統;先帝以中央集權制為核心的改革大業也因此得以繼續。只是;九泉之下的先帝大概沒有想到;以今上為核心的新的改革派們加快了改革步伐;以“激進”代替了“溫和”;而由此導致的矛盾和衝突也遠遠超過了先帝執政後期;新生的龐大帝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皇帝實際上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政治集團。豪門世家也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同樣是政治集團。皇帝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延續國祚;長治久安;肯定要集權;唯有集權才有穩定。而豪門世家為了維持自己的權力和財富;肯定要分享皇帝的權柄。“王與馬;共天下”;便是門閥士族政治的巔峰之態;但分權的同時;也埋下了分裂和戰亂的禍根。這有歷史為證;無須贅述;皇帝也罷;豪門世家也罷;心知肚明;所以一個強烈要集權;另一個卻堅決反對集權

對皇帝來說;你威脅到了我的生存;我當然要出手對付你;而對豪門世家來說;王朝更迭是常態;我既然能扶你上臺;便能把你從臺上轟下去。現在的狀態是;皇帝以改革為武器;以戰爭為手段;以軍隊為後盾;向豪門世家發起了凌厲攻擊;而豪門世家處於劣勢;只能被動防守;但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面對皇帝和改革派的步步緊逼;豪門世家不得不反擊了。

崔家的十二娘子在信中反覆提到了白髮異士;其言辭中更是做出了加大支援力度的暗示。

崔德本最早不相信白髮異士的預測;純粹就是胡扯八道嘛;中樞核心層一股腦兒死掉好幾個;太荒誕了。如果當真發生了這樣的事;皇帝豈不崩潰了?東征還能進行下去?

然而;這種歷史罕見的空前奇事當真發生了。主掌尚書都省的司空;內史省長官內史令;門下省長官納言;尚書省的八座之一兵部尚書;十二衛府大將軍之一的左屯衛大將軍;中土的最高軍政首腦;竟然在短短四個月時間內一股腦兒死掉五個;匪夷所思;其造成的影響太大了。雖然現在還看不到後果;但之前對東征信心滿滿的崔德本;已不再樂觀;甚至悲觀地預測;東征十有**是虎頭蛇尾;無功而返。

這仗肯定打不下去了;這些軍政首腦的死去;表面上看是中樞受到影響;皇帝飽受打擊;軍心士氣日益低落;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問題;真正的大問題是;皇帝和改革派們這些年來殫精竭慮所構建的政治平衡打破了;而且還是不可挽救的打破了;連調整修補的可能都沒有。

改革的前提是政治穩定;政治穩定的基礎是各政治勢力之間建立有效的平衡機制;也就是彼此牽制;互為制約;而這種制約是建立在各政治勢力的實力對等上。隨著幾位政治大佬的突然死去;尤其是楊雄楊達兄弟死去導致皇族政治力量的急轉直下;現在這種對等實力已不復存在。對等實力不存在了;各政治勢力之間也就難以互相牽制;必然會引發新一輪的權力爭鬥;於是政治風暴不斷;政局動盪不安;改革的步伐也就必然停下來。

改革的步伐一旦停下;改革派陷入困境;此消彼長;反對改革的力量必定乘勢而起;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窮盡一切手段;向改革派發起反攻;以便摧毀改革成果;重新掌控中土前進的方向。

豪門世家是改革的物件;是改革的終極目標;豪門世家理所當然要發起反攻。

衛府軍有十二個大將軍;二十四個將軍;總共三十六位高階統帥;其中一部分要留守兩京;一部分要鎮戍邊陲;所以東征戰場上將軍以上級高階統帥不會超過半數。而在這些將軍中;絕對忠誠於皇帝的將軍又不會超過半數。現在遠征軍尚未越過鴨綠水進入高句麗腹地;便已經倒下了五位絕對忠誠於皇帝的將軍;那麼不難推算到;今日東征戰場上;還有幾位將軍絕對忠誠於皇帝?絕對遵從皇帝的命令並不折不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