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改革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這一阻力加劇了皇帝和豪門世家之間的矛盾;加劇了中央和軍隊、中央和地方官府之間的矛盾;一場危及到中土統一和國祚穩定的危機正撲面而來。

段文振是堅定的改革派;但這並不代表北海段氏就認同和支援他的改革理念;更不代表整個齊魯貴族集團都堅定不移地追隨他。當政治改革已經嚴重損害了豪門世家並波及到整個貴族階層之後;北海段氏和齊魯貴族集團唯有支援段文振;才能藉助段文振的權柄;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現在段文振死了;保護傘不在了;北海段氏和齊魯貴族集團暴露在對手面前;但對手太多了;這時候他們假若繼續頑固堅持激進的改革理念;繼續支援皇帝的改革;必將遭到一群對手狂風暴雨般的攻擊;所以;改弦易轍;在改革立場上由“激進”轉為“保守”;是北海段氏和齊魯貴族集團保護自身利益的唯一出路。

由此不難推測出;段文振為何姑息義軍;為何要縱容義軍的發展壯大了。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想摻合的梁德重

崔德本反覆思考權衡後;回書段文操;認同他對魯郡及其周邊地區局勢的分析和預測;為了確保東征的順利進行;齊魯和徐州兩地的穩定至關重要;所以當務之急是剿殺以白髮賊為首的各路叛軍;為此他決定揮師北上;與段文操南北夾擊;置叛軍於死地。

崔德本在書信的最後部分提到了納言楊達的病逝;並就此事表達了對皇帝和中樞的深切擔憂。中樞四位最高長官的“密集”辭世;造成的影響太大了;而時值東征期間;這一影響必然累及到正在進行的對外戰爭;本來十拿九穩的征伐由此蒙上了一層陰影。

崔德本寥寥數言;看似泛泛而談;但其中隱含的東西太多了;足夠段文操揣摩思量。

崔德本隨即趕赴左驍衛府拜訪武賁郎將梁德重。

梁德重現在的壓力很大。東征戰場上的官僚、軍隊、民夫有近兩百萬人;每天消耗的軍需是個驚人的數字;而這些軍需主要靠貫通中土南北的大運河進行運輸;其中梁德重負責衛戍的淮河、通濟渠段就長約兩千裡。目前留守徐州的諸鷹揚兵力不過兩千餘人;梁德重既要保護徐州諸郡;又要衛戍大運河;可以想像他在兵力部署上的捉襟見肘。

不過讓梁德重感到僥倖的是;白髮賊自遠走蒙山進入齊魯後;便把擄掠的目標放在了魯郡;雖然初春也曾下山侵擾了蘭陵和郯城一帶;但搶了就走;並沒有把目標對準連線東萊和江都的沿海運輸通道;否則梁德重必定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其有限兵力既要衛戍運河水道;又要戡亂剿賊;肯定是顧此失彼;難以為繼;後果十分嚴重;一旦敗北;就要重蹈董純之覆轍。

所以梁德重密切關注魯郡戰場;當他得知段文操敗走寧陽;便預感局勢不妙。果然;沒過幾天;白髮賊就帶著軍隊進入徐州;猛攻谷庭和方與。谷庭轉瞬丟失;方與還在堅持;沛城鷹揚府和藤城鷹揚府十萬火急報警衛府;沛城鷹揚郎將韋雲越更是直接請示梁德重;是否出兵救援。

梁德重緊急下令;據城堅守;靜觀其變;沒有衛府命令;切勿擅自行動。梁德重擔心部下驕狂大意不聽命令;特意提到了全軍覆沒的前永城鷹揚郎將費淮和黯然下臺的前左驍衛將軍董純;還有剛剛在寧陽城下敗退而走的段文操。這些人都敗在了白髮賊手下;可見此賊不好對付;你們還是小心謹慎一點好。

以梁德重目前的狀況;他連完成自己戍衛職責的兵力都不足;哪裡還有多餘軍隊去剿賊?再說以他的出身;若想再升一格;跨入從三品將軍級高階統帥行列;根本就不可能。十二位府有十二個正三品的大將軍;二十四個從三品的將軍;總共就三十六個高階統帥;這麼少的位置;還不夠中土的超級豪門和一級豪門瓜分;哪裡輪得到像梁德重這等出身二三流的貴族?對於梁德重來說;戎馬幾十年;功勳無數;能夠官至正四品的武賁郎將;已經是仕途的了;已經很滿足了。十二衛府正四品的武賁郎將也就四十八個;僧多粥少;盯著這個位置的人太多太多;稍不小心犯了錯;給對手抓住了把柄;那就是一場災難。梁德重可不想在人生最後關頭“馬失前蹄”;所以他一門心思求穩;只求無過;不求有功。

梁德重的求穩;便是把大部分兵力放在衛戍水陸運輸通道上;以確保東征軍需的安全;把小部分兵力放在徐州北部一線;以阻絕魯西南地區的叛軍南下侵擾。然而;天不遂人願;魯西南地區的叛軍還是南下了。這與梁德重對魯西南局勢的推測不一樣。

在梁德重看來;張須陀離開魯郡返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