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遠征軍攻陷遼東城的訊息。”楊潛目露厲色;冷笑道;“兩個多月過去了;遠征軍竟然只向高句麗境內推進了一百餘里;幾十萬遠征將士圍著遼東城日夜攻擊;竟然拿不下來;這太可笑了。”

“遼東城距離高句麗中部重鎮烏骨城還有五百餘里;距離高句麗境內最大的天然險阻鴨綠水還有六百餘里;距離高句麗首府平壤城還有一千餘里。而六月即將來臨;遠東的雨季至少要持續一個月;也就是說;遠征軍若沒有在雨季來臨前攻佔烏骨城;逼近鴨綠水;那麼只有等到七月雨季結束後;才能繼續展開攻擊;而那時遠征軍只剩下兩個月的攻擊時間了。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遠征軍要跋涉一千餘里;要攻陷數座重鎮;要突破數條大河;最後還要拿下平壤城;難度不是大;而是難於登天;除非上蒼眷顧;賜予奇蹟;否則……”

楊慶非常吃驚;“訊息準確?”

楊潛神色沉重;用力點頭;“據某所知;依照預定之策;此刻遠征軍應該攻陷烏骨城;橫渡鴨綠水了。遠征軍唯有在雨季來臨前;搶渡鴨綠水;在其東岸建起牢固堡壘;在河面上架起浮橋;把更多軍隊和物資送往前線;才能確保雨季結束後;遠征軍依舊保持高昂士氣和強大戰鬥力;以最快速度殺到平壤;與渡海而去的水師聯合攻打平壤。但目前看來;這是絕無可能之事;依照目前遠征軍的攻擊速度;能在冬天來臨前逼近鴨綠水就非常不錯了;然後戰爭將不可避免地拖至明年。”

楊慶凝神思考;良久;他猶豫著問道;“有沒有可能出現奇蹟?比如高句麗內訌?比如遠征軍攻克遼東城後;高句麗人突然崩潰;兵敗如山倒;一潰千里?”

楊潛笑了起來;反問道;“開皇末年;先帝為何不惜一切代價攻打高句麗?聖主登基後;為何修長城、開運河、西征吐谷渾;傾盡國力討伐高句麗?”

楊慶沒有說話;心裡卻一清二楚。

原因很簡單;高句麗人的野心越來越大;不但要做遠東霸主;還要入侵中土拓展疆域。如果高句麗人吞併了遠東諸虜和半島小國;雄霸遠東;那麼中土就陷入了東有高句麗、北有東。突厥;西有西突厥的三面包圍;國防壓力倍增;中土唯有傾盡國力才能守住萬里邊疆。但是;被動防禦始終解決不了安全隱患;唯有積極防禦;以攻代守;徹底摧毀隱患;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以中土目前的力量;無法深入數萬裡的西土;也無法北上萬裡遠征大漠;只有高句麗可以一棍子打死;而打死高句麗;不但可以起到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還能打破荒外諸虜對我萬里邊疆的三面包圍;有效緩解我中土國防重壓;有利於我中土的繁榮發展。所以遠征高句麗之策最為“經濟實惠”;可以⊥中土以最小代價換取到最大利益;勢在必行。

高句麗人既然野心勃勃要做遠東霸主;當然在內是積極備戰;在外是遠交近攻;經濟軍事國防外交全面發展;實力雖然不足以與中土抗衡;但在遠東地區絕對是首屈一指的老大;無人敢擋其鋒銳。如果中土是一頭老虎;那高句麗就是一頭野狼;虎狼相鬥;就算結果是可以預料的;野狼也絕不會束手就縛;寧死也要咬下老虎一塊肉;所以指望高句麗人內訌;指望高句麗人一潰千里;實在是有些痴人說夢。

戰爭如果拖到明年……楊慶不禁浮想聯翩了。戰爭如果拖到明年;等於皇帝和改革派們在軍事上遭遇了挫折;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動;可謂進退失據;焦頭爛額;疲於應付;最終不得不向朝堂上的保守派做出有條件的妥協;唯有如此;戰爭才能繼續下去。

既然可以預見到東都政局的發展方向;可以預見到中土局勢難以逆轉的走向;那麼一切皆有可為啊。由此推想到這次元氏、獨孤氏、鄭氏和楊氏之所以能夠結盟合作;肯定與他們對東征戰場的透徹瞭解有直接關係;正因為東征戰場出現了有利於他們的變化;所以他們才積極合作;才主動出手反擊。

然而;東征前線的皇帝和中樞重臣們;對當前局勢同樣一清二楚;既然東都能推衍出未來各種可能性並據此做出對策;那麼行宮同樣會拿出反制之策;皇帝和改革派們絕不會認輸;絕不會輕易敗在東征戰場上;絕不會輕易向保守派妥協;更不會延緩或者暫停改革的步伐。

楊慶不敢走“鋼絲”;他的位置太高了;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深淵;在沒有確實把握之前;他不敢盲目而草率地做出決策。

“既然東征程序已經嚴重受阻;聖主必然會修改攻擊之策;行宮必然要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危機拿出不同對策。”楊慶嘆了口氣;“聖主既然能擊敗吐谷渾;在極為惡劣的條件下贏得了西征的勝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