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的曲阜、龔丘一線,以配合張須陀的齊軍圍殲叛軍。

張須陀看完書信,不喜反怒,臉色十分難看。

彭城援軍進入魯郡已經多日,段文操竟然沒在第一時間告訴他,其原因不言而喻。

蘭陵位於彭城郡的北部,距離魯郡很近,又與魯郡一樣深受蒙山賊之禍,蘭陵蕭氏北上支援乃在情理之中。但蘭陵蕭氏屬於江左貴族集團,是否出兵支援段文操,首先要從本集團的利益出發,並不受山東第一豪門崔氏所左右,崔德本實際上根本指揮不動蘭陵蕭氏。考慮到江左大權貴周法尚與蘭陵蕭氏利益一致,又對齊魯乃至徐州局勢極其關注,張須陀不得不對蘭陵蕭氏支援魯郡的真實意圖反覆思量,以免陷入山東人和齊魯人的夾擊之中。

“大人,段使君根本不信任你。”張元備把書信放在案几上,忿然說道,“由此推測,大人的殲敵之計根本不會被齊魯人遵照執行,更有洩露之可能。大人,這一仗不能打,我們還是儘快撤回齊郡吧。”

張須陀微微眯起眼睛,狠狠瞪了張元備一眼,“你讓某背信棄諾,讓樵公和段使君聯手夾擊某?”

“大人,局勢很明朗。你請段使君下令,讓魯軍儘快撤出泗水一線,示敵以弱,但段使君拒不執行,直到蘭陵蕭氏帶著彭城援軍抵達鄒山,幫助段使君牽制了賊帥孟海公和韓曜,確保了瑕丘南部的安全之後,他才讓魯軍撤回曲阜。由此可以推斷,段使君對大人高度戒備,更不相信大人會幫助他剿殺叛賊,相反,他可能懷疑大人要借刀殺人,要借蒙山賊之手置他於死地。”

張須陀沉吟不語,心情愈發惡劣。己方內部矛盾重重,關隴人和齊魯人之間沒有絲毫信任可言,這一仗怎麼打?但這一仗若不打,若不能重創蒙山諸賊,任由魯郡陷入混亂,那麼泰山南北諸賊若連為一體,互為聲援,則齊郡形勢又如何逆轉?齊郡和魯郡形勢惡化,必然影響到東萊水師的遠征,後果不堪設想。

“大人,你仔細看看段使君的書信。”張元備把案几上的書信推到了張須陀面前,指著上面的內容說道,“段使君說,他打算把魯軍主力集結於曲阜和龔丘一線,其意思很明顯,他不想讓蒙山賊殺到瑕丘城下,不想誘敵深入,他認為維護自己的臉面和聲名遠比戡亂剿賊重要。但如此一來,大人又如何排兵佈陣?龔丘距離巨平不足百里,根本就談不上誘敵深入,一旦叛軍發現我齊軍潛伏於洸水西岸,則必然識破大人的計謀,掉頭逃遁,這一仗還是打不成。”

張須陀推開面前的書信,拿起案几上的地圖緩緩展開,俯身細看。

張元備走到張須陀身邊,指向地圖上的鄒城、平陽一線,“蘭陵蕭氏北上支援,看似合情合理,實際上卻增加了魯郡局勢的變數。”

“蘭陵蕭氏是江左人,崔郡丞指揮不動,也不敢呼叫,擔心引起段使君的誤解。從山東人的立場出發,崔郡丞既然要支援魯郡,為何不派遣自己的心腹部屬?還有左驍衛府的梁德重,他是否支援崔郡丞支援魯郡?假若梁德重不支援,崔郡丞必然要妥協,這時候蘭陵蕭氏挺身而出,我們固然可以理解為顧全大局,但也必然與樵公(周法尚)有關。”

“樵公對大人頤指氣使,聲色俱厲,對段使君亦是怒目相向,惡言惡語。近期齊魯局勢惡化之責,在他看來都是大人和段使君的罪過,尤其段使君,在齊魯享有崇高的威望,按道理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穩住局勢,但結果卻相反,這背後原因何在?段使君是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與齊魯的權貴們一起推波助瀾,阻礙東征?”

“山東人仇恨我們關隴人,為了打擊我們無所不用其極。當年漢王楊諒謀反,與皇帝大打出手,兄弟鬩牆,手足相殘,就是源自山東人的陰謀。最終關隴人自相殘殺,死傷無數,元氣大傷。今日皇帝東征,傾盡國力,東都權貴反對者甚多,其中關隴人更是佔據了大多數。試想一下,假若東征敗了,誰是替罪羊?皇帝會殺誰以洩憤?當然是關隴人,是關隴權貴中反對他東征的人,如此一來我們關隴人必再遭重創,而漁翁得利者便是山東人。大人你看今日叛亂者都在哪?就在大河南北,就是山東人,而這必定是山東人打擊我們關隴人的又一個陰謀。”

張須陀轉頭看了義憤填膺的張元備一眼,搖搖頭,“這話止於我們父子間,切莫讓帳下諸將聽到,動搖了軍心。”

張元備亦是搖頭,感覺自己說過了,不但沒有慰解父親,反而讓父親更為憂鬱了。很多時候局勢模糊不清,大家都從各自的立場進行分析和推衍,結論大相徑庭,最後的結果亦是南轅北轍。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清局勢,能讀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