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敷衍了孫氏這老一套,外頭就響起了一個清脆的聲音:“三太太說的是,沒準您下回從南京再回來,那就是抱孫子的時候了!這不,今兒個廚房裡蒸了子孫白果糕,老太太立刻吩咐奴婢送過來。”

說話間屋內三人就看到白芳打起簾子進來,手中恰是一個捧盒。孫氏一聽這好口彩自然眉開眼笑,忙接過捧盒擱在了炕桌上,又揭起蓋子。不用她多說,張越就趕緊拿了一塊塞進嘴裡,隨即笑著拍拍手說:“我這都吃了,以後多子多孫行了吧?白芳,回去告訴老太太,我回頭就去拜謝,娘你也趕緊回房去準備,別到時候落下了什麼東西。”

孫氏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杜綰,又露出了了然的表情,忙叫上白芳一起走,心裡倒是讚賞那三個關鍵時刻躲開了去的丫頭。出門之後,看到兒子媳婦還要再送,她少不得將人趕了回去,等到那桃紅緞子門簾輕輕落下,她方才轉過了身子。

“三太太,這回可是要恭喜您。如今滿家裡上下都在誇呢,三奶奶不但模樣好,而且難得的是性子好,就連一向最得老太太誇讚的大奶奶都給比下去了。”

“那是別人奉承罷了,她還年輕,哪裡比得上超哥媳婦?”

話雖這麼說,孫氏心裡頭卻極其得意。雖說兒子是自家的好,媳婦是別人的強,但她這幾天自己瞧著媳婦越看越喜歡,又瞧著顧氏彷彿也愛重杜綰,這一回才會放心及早上路。畢竟,兒子這一頭是安穩了,可誰知道丈夫那兒會不會出什麼妖蛾子?

張越自然不知道母親滿意兒媳的同時,心裡正在操心父親那一頭的境況,回到炕上坐下,他便和杜綰商議起了剛剛呈上去的那篇文章。又笑說了通政司那些官員的狐疑:“這直奏之權整個北京城大約也沒幾個人。我這回是貨真價實的拉起虎皮做大旗,奉旨讀論語寫書札。幸好你昨天又幫忙看了一遍潤色,否則若是忘了避諱哪個字,可不是白費工夫?”

想起昨日原本是去書房中送點心的,結果卻被張越拉了看文章潤色,杜綰不禁也笑了。這婚後第一日拜見尊長,她雖說得了見面禮,但自己也得送出去不少繡活,那時候卻是很有些心虛——除了少數幾件簡單的,其他的全都是春盈和幾個丫頭幫忙做的,所幸並無人為難。原本打算婚後好好練一練,結果今天老太太請去抄佛經,明天大嫂請去看賬本,總之是難能有閒功夫,唯一有空的昨天也給張越這任務一攤派,完全泡了湯。

不過,眼下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杜綰自幼隨母親在家,因那時家中境況,也管過田地出產,倒是知道一些民間的情形,至於有些不明白的也自有張越一一解說。然而,對於丈夫剛剛呈上去的這一篇文章,她仍然有些憂心:“雖說皇上對你頗為信賴,但你畢竟還年輕,這讀書筆記卻涉及這樣的大事,皇上會不會怪罪?”

“我要是無所事事,皇上才會不高興。”張越一邊說一邊拉起杜綰進了西邊的裡間,讓其在書桌前坐下,這才變戲法似的拿出了另一份書札,“既然是奉旨讀論語,要是和別人一樣老套豈不是沒意思,總得出些新花樣。加上今天這一份,總共我已經送上去三份了,有道是潤物細無聲,想必皇上應該心有所動。賢妻家學淵源,幫忙看看我這遣詞造句可有不當之處?”

你都說是賢妻了,這還能拒絕麼?杜綰斜睨了張越一眼,終究還是認認真真開啟來看。這大宅門的家事有東方氏把持,她插不上手也不想插手,若能幫得上張越,那自然是最好了。

第八卷 天子劍 第003章 君前辯論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常人常以聖人鄙富貴為解,實則不然。子既曰富而可求,然需以正道為之。苟以聖人大仁大義,豈能坐視黎民困苦?不道之富,不道之名,聖人不恥。然非聖人不恥富貴功名,不齒談利。今我大明富有四海,天下來朝,寶船遠洋於海上土人望風而拜,朝廷得名,番人取利,然多有人以為此舉勞民傷財,何也?……”

十天之內連收到了數份書札,朱棣每份都看得異常仔細,倒是饒有興味。自從設館培養翰林庶吉士以來,他每次季考年考必定親臨,也很是發現了幾個有才幹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循規蹈矩的賢才,縱使有出狂言想要邀寵的,真正到了他面前也往往沒了氣勢。那些上書直言的御史指斥時政倒是一把好手,但若是說起時務來,往往就是老一套。

罷寶船、棄交趾、省賦役、罷北征……哪怕是戶部那幾個兢兢業業甚至白了頭髮的官員,也都是如此想。這些人都說,遷都北京要錢,修建運河要錢,下西洋要錢,徵交趾徵蒙元也要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