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咐不讓我告訴你。我拗不過她,只好留下幾個人在那裡照應。雖說有你孃的囑咐,但我思來想去,還是得告訴你一聲。這樣,明日一早,我派人用車送你過去。”

儘管恨不得眼下就插翅飛回杜家,但前有母親的吩咐,後有張倬的承諾,心裡死沉死沉的杜綰只好僵硬地點了點頭。直到懵懵懂懂迴轉了自己那院子,她在打簾子進門的一剎那,卻是想到了這次無緣無故的抄撿從何而來。

如果她沒有想錯,恐怕是為了抄撿父親和周王朱橚是否有往來私信。對於煞費苦心揪出此事的人來說,如果搜到了信,恐怕字字句句都會被人掰碎了思量,黑的能說成白的;如果沒有,人家又會說來往信箋均遭譭棄,白的也能說成黑的。

這年頭,求心安比求青雲更難!

次日一大清早,杜綰坐車趕往杜家的時候,已經多日不朝的朱棣卻是在乾清宮中翻檢錦衣衛的收穫。漫不經心掃了一遍那幾封信,想起昨日楊士奇的奏報,錦衣衛北鎮撫司上奏的楊士奇和杜楨兩人那番交談,還有之後來見言之鑿鑿指稱錦衣衛必定一無所獲的都御史劉觀,他只覺心煩意亂,隨即便抬頭對袁方問道:“杜家如今有多少家產?”

“回稟皇上,有御賜的四進宅院一座、通州四百畝地的地契、宮綢數十段、御賜的金銀錢和金銀錁子若干……”袁方的記性向來很好,此時完完整整說了一遍之後,他又加上了一句,“儘管只是抄撿並非籍沒,但為了穩妥起見,臣已經將杜家一應家產都記在了冊子上。”

看來,凡有大案必用錦衣衛,都察院是不舒服了。

朱棣翻看了一下袁方一併呈送上來的帳冊,心裡生出了這麼一個念頭。滿心不耐煩的他隨手丟下了那本帳冊,站起來走了兩步,忽然轉身走到了袁方面前,若有所思地說:“你剛剛提過,昨夜去杜家抄撿的時候,兵部武庫司主事萬世節也在?”

見袁方點頭,朱棣不禁蹙了蹙眉。就在這時候,外頭傳來了一個太監尖利的嗓音:“皇上,周王千歲和漢王千歲有奏章送上。”

兩份形制一模一樣的奏章卻是截然不同的內容。看完周王朱橚懇請繳還三護衛,明年正月十五後離京的奏章,朱棣哂然一笑就隨手丟在了一邊。但是,等一目十行掃完漢王朱高煦時隔兩日再次送上來的奏章之後,他登時氣急敗壞地把奏章摔在地上。

朱高煦這個當父親的竟然舉發兒子朱瞻圻覘報中朝事,甚至附了原件夾片!

“他們就是看不得朕心安,畜牲,都是畜牲!”

第十一卷 金戈血 第055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

宣府城內一共有三大倉,其中永慶倉乃是第一大倉,最高可容納糧食四十萬石。平日年景好的收穫季節,各衛屯田軍戶解送來的軍糧源源不斷地稱量入庫,糧車常常能綿延出城門外頭,乃是一道最讓人安心的風景。

然而,如今雖是寒冬臘月,但路上卻一點都不冷清。趁著天上還沒下雪,剛剛成功認購了各自份額淮鹽的商戶們卻已經動作了起來。鄰近宣府的商屯都開始往宣府城內運糧,一時間糧車塞滿了各條大路,總兵府不得不專門闢出南門為專門的糧車通道,並在永慶倉增設了人手。一則是防止糧倉再有弊案發生,二則是嚴防如今幾乎藏滿了糧的大倉有什麼閃失。

負責看守糧倉的乃是宣府左衛精心挑選出來的五百精銳,而負責監視過秤的則是陸豐大手一揮派出來的錦衣衛。面對後者這麼些瘟神,再加上先前那場血淋淋的行刑,永慶倉大使副使以下一應小官小吏都完全打消了揩油的心思,老老實實地過秤入庫。畢竟,他們從前也就是從大人物手指縫中小小地弄些油水,而在大人物倒臺之後頂風作案,風險太高了。

張越和陸豐並肩站在永慶倉的右邊,一起觀賞著眼前這忙碌的景象。張越的心情不錯,因為他不過三言兩語就說動了人;陸豐的心情更不錯,王冠的家產他剋扣下了一半,幾乎相當於他這些年來的全部積蓄,而且張越之前上奏朝廷那關於開中的奏章中,還沒忘了提上他一筆,這無疑是天上掉下來的功勞。於是,當張越提到諜探時,他的眉頭頓時一挑。

“這事情確實要緊。不過,既然是那些奸商和韃子勾結,把他們統統抓起來拷問不就得了麼?用得著什麼明察暗訪,錦衣衛嚴刑之下,有哪個敢不招?”從王冠身上吃夠了甜頭,陸豐此時滿身是勁,舔了舔嘴唇便陰惻惻地說,“小張大人,你只要給張名單,咱家保準他們恨不得把祖上三代和韃子勾結的經過原原本本說出來!”

聞聽此言,張越不由得側頭看了旁邊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