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得到了朝廷官職,就能夠從中抽取好處,而另立黃冊則是可以藉機斂財。於是,眼見王志被張越說得神情大動,他不禁對身旁的于謙讚道:“於侍御,看這樣子,此事必然可成!”
見王志大為心動,張越微微一笑,又繼續說道:“繳納九牛一毛的賦稅,出應正項勞役,這道路水利橋樑等等就全能設法營造了起來。瓊山縣臨海,道路一通,靠著海運,山貨更能夠賣到廣東其他州縣,有個好價錢。而瓊州府每到夏季常常會水災不斷,水利修好了,縱使有災情也能減緩一些。族民的日子好過,自然會對你家父子感恩戴德,而你父子若是管束好了這一塊地方,朝廷自然另有恩賞。”
見張越一出口便是這一套套讓人幾乎難以拒絕的大道理,于謙不由得想起了此前張越和自己說的那一番話,心裡著實有些感觸。換做是從前的他,對這種動之以利的勾當必定是不以為然,可前些天看到寶船下海的景象,看到黃埔鎮的富庶,他漸漸有些被打動了。
王志沉吟了好一會,這才正色道:“藩臺大人,實不相瞞,由於先頭的事情,三十六峒的大峒首正悄悄彙集在鄰近各州縣的豪酋一會。此地簡陋,若是您同意,學生願意領您去那裡走一遭。只要能說服了他們,那麼,藉著姻親關聯,至少整個瓊州府三分之一的賽人都會聽從!”
此話一出,盧海山頓時面如土色。官府最怕的就是蠻子私底下串聯,這下子更是三十六峒的大聚會,若不是王志說出來,他根本不知道這樁要命的勾當。他唯恐張越因此怪罪,頓時搶上前一步怒斥道:“王志,休說私相集會本就是重罪,你竟敢請張大人去會他們……”
張越卻擺了擺手打斷了他,旋即斬釘截鐵地說:“無妨,只要能讓此地安寧富庶,走這一趟就是值得的!不過……”他看了一眼王志,微微笑道,“縱使黎族豪酋子弟,能讀書的也是百中無一,哪怕你這個生員未必能考中舉人乃至於進士,但朝廷還有恩蔭的監生!以你父親的官職自然還不夠,但本司可以舉薦你。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你大可去北京瞧一瞧!”
整個永樂年間,瓊州府有不少黎族豪酋不遠萬里去南京或是北京朝貢,沿途所見所聞直到現在還在各峒之間流傳,而王志因年輕,沒夠得上這樣的大好機會。如果說前頭的利字已經足夠打動了王志,那麼監生兩個字的分量足以讓他深深動心。在府學裡,二十幾年前那位崖州監生潘隆本就是因為自請撫黎,於是得到了知縣的職銜,若他也能如此,將來本家必定能在三十六峒佔據更要緊的地位。
於是,他只覺血流一瞬間衝上腦際,深深彎腰道:“大人放心,此行學生一定傾盡全力!”
等到王志匆匆出門去安排,盧海山連忙上前勸說了幾句,眼見張越執意不聽,就連於謙也點頭說是該走這一趟,他只覺得腦袋都大了。他這個瓊州知府從前都不願意和黎人打交道,此次這位前途無可限量的布政使非要跑去,這也就罷了,于謙這個新任巡按御史湊什麼熱鬧?這要是給人一鍋端了,他就算僥倖留下命來,以後可怎麼辦?
第十五卷 觀南海 第053章 定約,顧忌
其一,準各峒每月十五於瓊山澄邁兩縣碼頭買賣。
其二。設立寨學,延師教導。使優者貢於縣學州學府學,再優者貢國子監。
其三,再造官冊登記各村峒黎人數量與田畝數,以此作為賦役憑證。
其四,賦以官定賦稅每畝三鬥三升五勺為限,役除土舍黎兵之外,每年農閒時,各峒輪流出人,官府出錢,於各州縣間開通十字道路。
四條看似簡簡單單的約定,實質上卻已經是王家父子從中百般牽線搭橋,這才得到了三十六峒那位大首領的首肯。自然,他們肯服賦役最大的理由,卻是因為所有的峒首都心動於每年收成增加一半乃至於一倍的前景和來自嶺南源源不斷的財貨交易。
於是,在三十六峒成功定約之後,張越直接打發了瓊州知府盧海山回去,自己卻和于謙留了下來。連日以來,兩人輪流見了好些從中部南部趕過來的黎族峒首,親口許諾安撫;另一頭,劉達則是手把手對那些挑選出來的農人講授二季稻和三季稻的要旨和訣竅。
臨走的那天。三十六峒的世襲大首領王正不但選出了十幾個最健壯的小夥子抬竹轎,派了三十名精銳黎兵護衛,更是親自帶著一應峒首送了幾十裡。若不是和張越同行的王志死活把這些叔伯長輩都勸住了,這浩浩蕩蕩一行人恐怕得一直送過建江去。
相比來時風餐露宿的艱苦,此次護送的人既然都是山裡長大的黎人,走崎嶇山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