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當年“臘八”,謂之“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至此以後,容霜開始隨陳宮派來的嬤嬤學禮儀。
周氏見公婆連月來一籌莫展,又聽說陳凌雲要來迎親,就勸說二老,大辦婚禮。李母想到“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的確不能失了顏面,全權交給瀟娟操辦。
石萬鑫開啟銀庫,花錢和流水似的。所幸“靈山金號”開業,境內錢莊迫於朝廷威勢,紛紛將存銀存進金號,一時間賺的倒比花的多。
小錢莊適應過來,發現“靈山金號”利大於弊,漸漸放開手腳,放心大膽地放貸,只愁找不到借貸的人。行市如火,短短一月,金價就漲了一成。
石萬鑫趁熱打鐵,把米行移到了東南鎮上,又在靈山周圍開了八家自主買賣的牙行。各地商賈見有利可圖,爭相開設分店,只等著秋收買賣。
嚴良眼見山下的行市越來越好,生怕行情火得點著那些舊房子。於是廣邀能工巧匠,規劃新城。工匠們見有錢莊墊著,只嫌他目光太短。紛紛因地制宜,出謀獻策,誓要建一批百年大城。
上樑不正下樑歪,山中弟子見首腦們忙著賺錢,一遇瓶頸,就無心修煉。其中沒謀到好差事的,開始打包裹下山,自行營生。有的把靈力和工藝結合,做起了手藝人。有的受僱三家,陪王伴駕。有的入贅富貴人家,當起上門女婿。……
林風看著世風蛻變,不住好笑:“那些大人物費盡心機做不成的事情,在這裡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只有她才知道,界外修者如何視凡人如螻蟻:“和凡人聯姻,就是侮辱自己的血統!”縱是從凡人中走出的佼佼者,也不受那些世家子弟待見,更別說和凡人開花結果。
她接回父親,在自己的山頭上培植草藥。秋季豐收,賣了個好價錢。其它管事見了,趁還拿著上半年的廩祿,紛紛上門請教,爭相效法。開荒潮中,靈山又多了一項特產,靈藥。
第十六章 神州浩土
神州浩土,東南環海,居上古遺存,孕天地精華;西隔群山,多蠻夷毒瘴,隱洪荒異種;北布草原,藏珍奇瑰寶,亦聚豺狼虎豹。天地眾生,受冬寒夏暑,洪澇雷擊,已屬不易。又要嘗喜怒哀樂,諸般因果。看聚散離合,諸般緣法。歷生老病死,諸般諸般宿命。
生靈塗炭,無不想得道長生。人是萬物靈長,但凡才智卓越者,無不窮畢生心血,奪天地造化,覓宇宙根源,謂之“以法求道”。可長生之路還沒尋到,修真煉道的好處已讓人趨之若鶩。又因物產多寡,習俗好惡,信仰差別,漸漸有了成見。輕微者老死不相往來,嚴重者刀兵相見,不共戴天。
但凡“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可北方四季分明,萬物生長有序。數量雖少,品質卻佳。南方和暖,萬物快生快漲。品類實繁,卻少有靈性。
南人清平樂道,北人爭強好勝。天下間修真道場雖多偏安東南,可高手大派,卻多聚居北國。其中以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為神州修真領袖。
天下諸派,多為子孫相傳。其要求之高,擇徒之嚴,各有千秋。人數雖少,卻無不是人中龍鳳。其中聲名赫赫的,只有五嶺“丹霞山”一派,廣納十方道眾,擇賢傳法。其山鍾靈毓秀,福澤兩千餘里。福地內河谷參差,峰巒疊嶂。諸多靈脈中,又以錦江兩岸的長老、陽元,陰元、寶珠和海螺五峰為首。
弘孝十三年,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容輝經過入門考核,拜入“丹霞山”已有三月。當時優異者,能上“陽元峰”和“陰元峰”拜名師高人,傳承衣缽。上佳者能上“寶珠峰”和“海螺峰”,跟匠師學制器配藥。合格者只能充當軍戶,耕種靈田。
楊家兄妹因出自柱派世家,當了入室弟子後,就把容輝三人傳作“夜郎國的王爺和公主”。但凡與人結交,必然詳細介紹界內生靈的遺風陋俗。踩著三人,一躍成了新弟子中的“紅人”。沒見識的跟著起鬨,看見三人就笑。有見識的看清容輝的“陽明期”修為,就知道楊家兄妹吃了苦頭,只在心中冷笑。
容輝不過弱冠,以如此修為,本可以上“陽元峰”隨名師修道。只是既不通世務,又沒悟道,更不想被山中世家子弟消遣,於是退而求其次,上了“寶珠峰”當記名弟子,學習制器。所幸住處也是獨門獨戶,吃的也是二等靈米。
“寶珠峰”高四千餘丈,分八十一層,既是一座上品靈脈,也是座大作坊。原材料進“寶珠峰”後,被逐層加工,最後在頂層“天工閣”祭煉成法寶。
他住在三十二層的一座三層閣樓,門前是一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