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他還有兵,而沒有古董之類,所以就殺,殺,殺人,殺……

但他還要維持兵,這實在不過是維持殺。他殺得沒有平民了,就派許多較為心腹的人到兵們中間去,設法竊聽,偶有怨言,即躍出執之,戮其全家(他的兵像是有家眷的,也許就是擄來的婦女)。以殺治兵,用兵來殺,自己是完了,但要這樣的達到一同滅亡的末路。我們對於別人的或公共的東西,不是也不很愛惜的麼?

所以張獻忠的舉動,一看雖然似乎古怪,其實是極平常的。古怪的倒是那些被殺的人們,怎麼會總是束手伸頸的等他殺,一定要清朝的肅王⑨來射死他,這才作為奴才而得救,而還說這是前定,就是所謂“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⑩。但我想,這豫言詩是後人造出來的,我們不知道那時的人們真是怎麼想。

七月二十八日。

(原刊1933年8月1日《申報·自由談》,後收入《準風月談》)

①嘉勒爾今譯卡萊爾(ThomasCarlyle,1795—1881),英國作家、歷史學家。曾任愛丁堡大學校長。著有《法國革命史》、《憲章運動》等。《英雄及英雄崇拜》,即《論英雄、英雄崇拜和歷史上的英雄事蹟》。

②亞懋生今譯愛默生(,1803—1882),美國作家、演說家。曾主編《日晷》雜誌。著有《論文集》、《人生的行為》等。其《偉人論》,一譯《代表人物》,是1845—1850年間的論文集。

③蘇武(?—前60)字子卿,西漢杜陵(今陝西長安縣)人。漢武帝天漢元年(前100),出使匈奴被扣,威武不屈,持旌艱守19年。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因匈奴與漢和好,才被遣送回國。

④玄奘(602—664)本姓陳,名禕,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佛教學者、翻譯家、旅行家。通稱三藏法師,俗稱“唐僧”。曾赴印度遊學17年,與弟子翻譯經卷70餘部,另有《大唐西域記》傳世。

⑤孔明即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蜀相。有《諸葛亮集》存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語見《後出師表》(“瘁”原作“力”),但《諸葛亮集》中原無此文,今傳世文字系《漢晉春秋》輯自張儼《默記》。

⑥王莽(前45—23)字巨君,漢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漢元帝皇后的侄子,以外戚掌握政權。初始元年(8)稱帝,改國號新,進行復古改制,激發了社會矛盾。更始元年(23)在赤眉、綠林起義軍打擊下崩潰,他本人在綠林軍攻入長安時被殺。

⑦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大臣、詩人。神宗熙寧二年(1069)被任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既持權柄,即推行高調躁進的新法改革,所議貢舉、青苗、均輸、募役諸法,皆引發###、舊黨相齧惡鬥,造成北宋政局長期動盪。其詩文俱佳,有《王文公集》等傳世。

⑧《蜀碧》清代彭遵泗撰。記述張獻忠入蜀的酷行及其他佚事。

⑨肅王即豪格(1609—1648),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封和碩肅親王。順治三年(1646),率兵進剿張獻忠部。

⑩“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蜀碧》卷三所載預言張獻忠之死的讖語。“吹簫不用竹”隱指肅王。

。。

中國的奇想

外國人不知道中國,常說中國人是專重實際的。其實並不,我們中國人是最有奇想的人民。

無論古今,誰都知道,一個男人有許多女人,一味縱慾,後來是不但天天喝三鞭酒也無效,簡直非“壽(?)終正寢”不可的。可是我們古人有一個大奇想,是靠了“御女”,反可以成仙,例子是彭祖①有多少女人而活到幾百歲。這方法和鍊金術一同流行過,古代書目上還剩著各種的書名。不過實際上大約還是到底不行罷,現在似乎再沒有什麼人們相信了,這對於喜歡漁色的英雄,真是不幸得很。

然而還有一種小奇想。那就是哼的一聲,鼻孔裡放出一道白光,無論路的遠近,將仇人或敵人殺掉。白光可又回來了,摸不著是誰殺的,既然殺了人,又沒有麻煩,多麼舒適自在。這種本領,前年還有人想上武當山去尋求,直到去年,這才用大刀隊來替代了這奇想的位置。現在是連大刀隊的名聲也寂寞了。對於愛國的英雄,也是十分不幸的。

然而我們新近又有了一個大奇想。那是一面救國,一面又可以發財②,雖然各種彩票,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