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2 / 4)

小說:心理罪系列 作者:低訴

守護著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他似乎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一直沉溺於自己的世界,但當人們離去時,感受到最深痛楚的也是他——強大而弱小,冷靜而多情,對於前途和自身始終存在一份不確定,與生俱來的悲劇色彩,以及宿命般的與兇殺結緣——如此種種構成了方木這一人物,這是一個弱點與優點都很突出的角色,他完全不同於以往推理探案小說中的任何一個人物,就我而言,除了福爾摩斯之外,這一型別的小說中,還沒有哪個人物能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吸引我的不僅僅是他在推理和心理學方面近乎直覺的天賦,更多的是他的性格和命運,可以說,閱讀《畫像》,最令人揪心的不是案件的真相,而是方木究竟會走向何方。

憂傷深沉的人物線索和清晰冷靜的故事線索交織在一起,《畫像》優雅舒緩地前進,作者彷彿在黃昏的窗前,一個人徐徐抽著香菸,陷入沉思,慢慢地對著歲月深處的某個人講述這段故事,虛構的故事在這樣的講述中,彷彿成為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講述者是誰?是雷米還是方木?傾聽者又是誰呢?作者自己?方木?正在閱讀的我們?還是那些在黑暗和光明交織地帶騷動的靈魂?無從知曉,人性脆弱而生動,誰能看清楚自己靈魂深處的秘密呢?誰來給靈魂畫像,恐怕都要大吃一驚。

讓人不能自拔的心理罪

文/肥丁

很小的時候就有個夢想,想做一名偵探。那時候只認識福爾摩斯和波洛,偵探們把所有當事人都集合在一起,挨個分析作案可能,最後把最不可能犯罪的兇手揪出來,那一擊潰所有人思維的瞬間酷極了。再長大一點,接觸了各種型別、風格的偵探小說,歐美的,日本的,後來才知道這些小說都屬於懸念小說的一個分支。

懸念小說領域龐大,但凡情節曲折,懸念叢生的小說都能劃在其中。近些年來,國內鮮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此類小說,直到雷米的《心理罪》橫空出世,才一掃國內小說之頹勢,大有席捲江湖的味道。書裡懸疑不斷,變態是一個接一個,讓讀者不斷承受著文字帶來的精神壓力,作者雷米透過小說來弓雖。女幹讀者的精神,不斷折磨。他就如同書裡的變態一般,躲藏在黑暗中,只留下兩個如電的眼睛。

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過的最好一部犯罪推理小說了。雷米的才氣,實在是令人敬佩。他是講故事的高手,《心理罪》一書既有純文學的美學價值,又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各種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敘述本領之高,不禁令人拍案叫絕。

誰是老手

文/老貓在村裡

一個年輕的研究生方木,因為對犯罪心理活動的研究頗有心得,所以有了替罪犯“畫像”的本領,從而也成了警察偵破刑事案件的助手。他透過犯罪現場的判斷,對案卷的分析,能基本判斷出罪犯的年齡、職業、長相和成長環境,大大縮小警方的偵察範圍。當然,他的這種神奇的本領也引起了犯罪者的重視,於是,圍繞著他的一系列離奇殘忍的兇案一一展開,彷彿是一份挑釁的考卷,而他,也無法自拔地陷入到這場無休止的角逐之中。

這就是長篇小說《心理罪》的內容。很難明確地說出它的分類,校園恐怖?刑偵紀實?還是懸疑?但有一點可以確認,這部小說寫得很流暢並且引人入勝。一則敘述簡潔;二則那些集世界變態殺人大全的殺人手法,確實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三則作者佈下重重迷霧,不由自主帶著讀者和他一起思考,一起破解背後的疑問。在這種情形下,書一旦拿起,也就很難放下了。

我認為,《心理罪》集中了很多暢銷小說的特質。快速、清晰、冷峻的敘述,嚴密細緻的鋪墊,恰到好處的包袱抖露,以及合拍的分析穿插其中。作為日常的消遣也好,作為犯罪心理學的知識普及讀本也好,都有著它不可抗拒的魔力。它能把複雜的理論透過故事解釋得深入淺出,又不會讓解釋佔據過重的份額。這樣,讀者很快就會掌握作者的思維方式,並且有了能力跟著作者在後面的案件中分析思考,成了故事的參與者。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

只是《心理罪》不太適合作為睡前讀物,因為它很可能叫人睡意全無,打算一口氣讀完。

當然,不管什麼分類,《心理罪》首先還是一部小說。小說就要刻畫人物,給讀者感動。這部書裡,給我印象最深的,實際上是一個不起眼的細節,那就是為了防止犯罪再次發生,警察們開始了一個月的長期的蹲守。在書中,作者描述了一個警察吃盒飯的細節:“男警察們吃相粗魯,大口吞嚥著已經有點變涼的飯菜,偶爾有人咬到了沙子也囫圇嚥下。女警察們聚在一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