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4 / 4)

因無非是出於“無私地幫助一個民族獲得解放並在歐洲社會里建立更良好秩序的願望”。順便提一句,戰爭中的受益者對法國皇帝關心義大利的統一大業根本沒有絲毫感激之情!對敘利亞的遠征還是這樣。它的目的是阻止德魯茲教派穆斯林對馬龍教派基督徒的屠殺;仍然是無私的舉動。至於損失慘重的墨西哥遠征,“皇上的好主意”,仍是拿破崙三世理想主義政策的最佳例證。

那麼對中國的遠征呢?這位歷史學家認為同樣不過是無私之舉,一言以蔽之,是由於天使般的幼稚:“次年,在對中國的戰爭中,仍然對物質利益漠不關心。我們只得到了一點賠償,幾條貿易契約,真正的受益者還是英國。為我們的傳教士贏得了安全,這種安全卻短暫而又脆弱。僅此而已”。

不過我們可以補充說,這次遠征的客觀後果之一是加速了1862年對交趾###的佔領,因為佔領過程中使用了派往中國的軍隊。交趾###於1867年變為殖民地,是法國建立的包括柬埔寨保護國(1863年)在內的遠東殖民帝國的基礎。然而法中關係的下一步,便是1884年爆發的一場新戰爭。這場衝突持續了一年時間,北部灣戰役期間,香港的中國工人舉行大罷工,拒絕修理法國參加對華戰爭的軍艦。

最後講一件趣事吧。多虧了埃裡松我們才知道這個故事,莫非他就是故事的作者……杜撰者!

在他的那本《一個翻譯官的中國日記》(1886年出版)的開頭,埃裡松伯爵就對英國盟軍大為不滿。他固然表揚英國人的“彬彬有禮”和他們不吝嗇小器的一面,但他指責英國人總要為自己撈取更多好處。他解釋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