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2 / 4)

這些數字的比例好奇怪。

巴贊庫寫道:“只有一些被摧殘的屍體運回聯軍軍營,隨著靈柩運回,受害者的名單每天都在加長,看到這樣的情況,就不難理解每一個人是怎樣的憤怒填膺。送還我們的不是俘虜,而是棺材。”

葛羅男爵指出,“兩軍都極為憤怒”,但為了不使復仇情緒放任發展,要有很大的“勇氣來忍受”。但是他已經在擔心他的英國夥伴要把事情鬧得過大……,比如甚至要推翻王朝!

在這裡,有必要作一倒敘。

不少俘虜都對他們9月18日被俘以及在中國監牢裡被囚禁的情況作過描述,那的確都是些非常難得的文字材料,既可怕又感人。他們當中有巴夏禮(10月9日給他妻子的信)和羅亨利(在他的書中)。另外還有三名錫克族俘虜的口述,以及洛圖爾先生的見證。很多材料都有重新出版的價值。

讓我們來看看巴夏禮和羅亨利的補充記述。

9月18日,英國領事發現,本應讓聯軍住的營房駐地仍被清軍佔著,便決定再去通州,要求其談判對手給予解釋,並請他們讓清軍撤出該地界。他的戰友們等著他,從好的方面希望在開戰前能重逢。巴夏禮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些清廷特使,他們給他的回答是他們無權命令軍隊撤出。他當即意識到還是趕緊走為好!他找到諾曼和鮑拜兩位先生、安德森中尉、十九名護送的錫克兵以及士兵菲普。羅亨利在布拉巴宗上尉的陪同下已從英軍軍營返回,他把十九名護衛隊的錫克士兵和士兵菲普緊急集合起來。他們這一行人離聯軍部隊有六英里,中間隔著中國軍隊。巴夏禮相信他們手裡舉著談判的白旗,可以擺脫麻煩。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十八章 歸還人質,(生還的和死去的)(3)

他們開始往回走,但在穿越清軍防線時,就被一支步兵小分隊攔住,說沒有僧格林沁的命令不準透過。那位將軍似乎就在附近。巴夏禮和羅亨利兩位外交官把其他人留下,帶著錫克兵納辛去見中國軍隊的主帥僧格林沁。突然,僧格林沁來了,好一副魁梧身材。巴夏禮首先慶幸能與清軍總兵本人打交道。但他很快就洩了氣。因為巴夏禮沒有馬上按照他們的命令跪下,僧格林沁手下的人突然一下子把他抓住,臉朝下按倒在僧格林沁腳前。羅亨利和錫克兵也都被按倒。英文翻譯和僧王之間的談話進行得不怎麼樣。僧格林沁斥責巴夏禮,說他是在中國領土上發生的這場戰爭所造成的一切罪行的罪魁禍首。他勒令巴夏禮說出聯軍的部署,下令把三人囚禁起來,他們的雙臂被緊緊地反綁在背後。他們受到粗暴的對待,料想著必死無疑,然而卻被裝上一輛馬車拉到北京。

他們被關進一個普通監獄(說是叫懲戒所),和十來個在押犯人、小偷、殺人犯以及其他壞人關在一起。他們每人身上都上了好幾道鎖鏈鐐銬。巴夏禮和羅亨利在監獄裡被單獨關著。兩人都說,他們那些被關押的可憐的同伴為了讓他們少受點罪,做了他們所能做的一切,連他們自己那份少得可憐的飯食都拿出一部分給他們倆人。但是,到了第九天,他們身上的鏈銬被除去,同時被移送到監獄的另一個地方,在那兒對他們進行了正式審訊。

他們的處境突然好轉了。9月29日,恆祺探視了羅亨利,並把他帶到巴夏禮那兒。兩名英國外交官在一個很舒適的小寺院裡又見面了,還受到好飯好菜招待。過了多日的俘虜生活,他們終於可以洗個澡。而他們那個可憐的印度兵,三天沒得到過一滴水一粒米,以後也只有勉強能維持生命的一點兒東西。

兩名外交官的命運始終未卜。10月3日,巴夏禮對特使說,如果清政府不幸未能作出讓步的話,那麼北京遭殃,王朝垮臺就是不可避免的。在他與特使談話過程中,羅亨利在給他送來的那些衣物中發現一個手帕,上面用興都斯坦語繡了幾個字。意思是告訴他三天之後聯軍要對北京實行炮擊……於是,他們又想起這位清政府官員對他們說的話:“第一顆炮彈一響,也就意味著你們死期已到。”

過了兩天,那位特使來對他們說:軍機處決定處死他們,時間就在明天。10月7日星期日清晨,響起陣陣炮聲。那是根據格蘭特將軍的命令在打炮,目的是要表明他的軍隊就在北京城牆腳下。巴夏禮和羅亨利茫然不知所措,他們不明白那炮聲意味著什麼。這時恆祺來了,有些魂不守舍的樣子。他對他們說,現在他們的處境比任何時候都危險?。他還提到圓明園剛剛被佔領,說完就走了。有個僕人向他們證實說,外國軍隊一下子推進過來,使中國軍隊措手不及。恭親王和皇太后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