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3 / 4)

小說:南北史演義 作者:竹水冷

!因此延興元年十月終旬,竟頒出一道太后敕令,廢齊主昭文為海陵王,命宣城王鸞入登大位。令雲:

夫明晦迭來,屯平代有,上靈所以眷命,億兆所以歸懷。自皇家淳耀,列聖繼軌,諸侯官方,百神受職,而殷憂時啟,多難荐臻。隆昌失德,特紊人思,非徒四海解體,乃亦九鼎將移。賴天縱英輔,大匡社稷,崩基重造,墜典再興。嗣主幼衝,庶政多昧,且早嬰尩疾,弗克負荷;所以宗正內侮,戚藩外叛,覘天視地,人各有心。雖三祖之德在民,而七廟之危行及,自非樹以長君,鎮以淵器,未允天人之望,寧息奸宄之謀!太傅宣城王,胤體宣皇,鍾慈太祖,識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謳頌有在。宜入承寶命,式寧宗溳。帝可降封海陵王,吾當歸老別館。昔宣帝中興漢室,簡文重延晉祀,庶我鴻基,於茲永固。言念國家,感慶載懷。

這令一下,昭文當然出宮,別居私第。還有昭文妃王氏,方冊為皇后,不到旬月,仍降為海陵王妃。就是太后王氏,本居養宣德宮,至鸞入嗣位,也只好讓出宮外,另就鄱陽王故第,略加修葺,沿襲舊號,仍稱為宣德宮。那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宣城王蕭鸞,還且三揖三讓,待至群臣三請,然後入殿登基。愈形其醜。當即改元建武,頒詔大赦。自謂入承太祖,列作第三子。要篡就篡,何必強詞附會!加授太尉王敬則為大司馬,司空陳顯達為太尉,尚書令王晏為驃騎大將軍,左僕射徐孝嗣為中軍大將軍,中領軍蕭諶為領軍將軍,兼南徐州刺史,中護軍王玄邈為南兗州刺史,平北將軍王廣之為江州刺史,晉壽太守王洪範為青、冀二州刺史。所有揚州刺史要缺,特委任長子寶義。寶義少有廢疾,不堪外鎮,乃更改命始安王遙光代任。遙光弟遙欣鎮荊州,遙昌鎮豫州,三人與鸞最親,更有佐命功勳,所以特委重任,倚若長城。為後文伏筆。

度支尚書虞悰獨自稱病重,不肯入朝。王晏奉新主命,慰諭虞悰,令他出佐新朝,悰慨然道:“主上聖明,公卿戮力,自能安邦定國,還須老朽何用?悰實不敢聞命!”說至此,慟哭不已。惹得王晏無可再說,只得入朝復旨,朝議即欲具奏劾悰,徐孝嗣獨進言道:“這也是古來遺直呢!”想亦自覺靦顏。朝臣聞孝嗣言,方才罷議。

過了數日,追尊生父始安王道生為景皇帝,生母江氏為景皇后,贈故兄鳳為侍中驃騎將軍,封始安王弟緬為侍中司徒,封安陸王。鳳仕宋為郎官,宋季已經病故,嗣子就是遙光兄弟。緬在齊太祖時,受爵安陸侯,世祖永明九年病歿,嗣子寶晊襲爵,出為湘州刺史。寶晊弟寶覽封江陵公,寶宏封汝南公。冊故妃劉氏為皇后,追諡曰敬。劉後去世,差不多有六七年,遺下四子,長寶卷,次寶玄,次寶夤,又次為寶融。尚有庶出諸子,最長的就是寶義,次寶源,次寶攸,次寶嵩,最幼為寶貞。鸞既為帝,欲立儲貳,因寶義雖為長子,究是庶出,且有廢疾,因特立寶卷為太子,封寶義為晉安王,寶玄為江夏王,寶源為廬陵王,寶夤為建安王,寶融為隨王,寶攸為南平王,寶嵩為晉熙王,寶貞為桂陽王。

又對著廢主昭文,佯加優待,命依漢東海王疆漢光武子。故事,給虎賁旄頭畫輪車,設鍾虡宮懸,一切供養,俱從隆厚。到了十一月間,忽稱海陵王有疾,屢遣御醫診視,哪知進藥數劑,反把他斷送性命。形式上卻下了一道哀詔,命大鴻臚監護喪事,殮用袞冕,葬給轀輬車,儀仗用黃屋左纛,前後羽葆鼓吹,輓歌二部,予諡為恭。可憐十五歲的廢主,徒博得一副葬儀,還算比高武文惠諸男,外觀較美呢。小子有詩嘆道:

鬱林廢去海陵來,半載蹉跎受劫灰。

幼主未曾聞失德,徒遭篡弒令人哀!

齊主鸞正心滿意足,如願以償,偏外人仗義執言,竟爾聲罪致討,興動干戈。欲知何人討鸞,且看下回再詳。

…………………………

高武文惠諸男,不可謂少,乃蕭鸞圖逆,恣意殺戮,未敢有違;惟鄱陽王鏘,隨王子隆,晉安王子懋本欲先發制鸞,顧皆為鸞所害。三王之死,皆一疑字誤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古語誠不虛也。夫以諸王之內居外守,竟不能監束一鸞,毋乃所謂景升之子,皆豚犬耶!昭文嗣位,未及一年,飲食起居,皆待鸞命,捽而去之,猶反手耳。然昭文不足亡國,而亡國者實為昭業,鸞之篡位,昭業使之也。但前有鬱林,後有東昏,悖入悖出,兩兩相稱,鸞猶殘戮諸王,為後嗣計,毒若蛇蠍,愚若犬彘,讀此回而不嘆恨者,未之有也。

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

卻說魏主宏遷都洛陽,經營粗定,應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