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為天才講課,他們自己會給自己闖出道路來的。我也不是為傻瓜講課,為他們不值得花這麼大的氣力。我是為那些水平中等並想把自己培養成為將來能勝任工作的人講課的。我不是教哲學,而是教人們哲學地思考。
——康德
如果我之所以見得比笛卡兒等人要遠一些,那是因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緣故。
——牛頓
知識由於相同,無知則由於相異。
——恩培多克勒(古希臘哲學家)
(一)如果你是企業領導者
——你和你職員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廣告牌!
老總的形象就是品牌
如果你是一個公司的老總,你的外表就是公司最好不過的說明書了。“企業文化就是老總的文化!”如果你看起來不像一個企業老總,就不要困惑你的公司為什麼不能夠出類拔萃,就不要責備顧客不信任你們的產品。你的外表在告訴別人:“我的公司不尋求卓越,我不追求品位,就像我們不在乎自己的形象一樣。”
請不要忘記了,你的職員的形象也是公司的廣告牌。現代社會的發展,任何公司的產品和文化都在逐步地人格化。不能夠展示出高度職業化的形象,就等於向客戶宣告:“我們不能滿足你們的質量和服務要求。我們沒有高度的職業素質,我們不在乎你們的滿意度,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都不可靠,你們可以付低價。”糟糕的職員形象嚴重地損害、破壞公司的形象。
根據英國的調查,能展示出良好形象的企業的收費標準要高於同行平均值的9%。自1983年以來,英國對服務投訴增加了400%,但96%的情況下,人們並不向這家公司投訴,而是轉向其他公司。大部分情況下,由於職員的忽視、怠慢,沒有展示出高度的職業化行為和可信度,客戶轉向了其它公司。
這些都在告訴我們:如果總裁和職工能夠有傑出的形象,客戶情願為這些優秀的職員形象付出更高的價格!如果企業領導不能夠提高自己及其職員的外表形象和職業素質,就不能創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文化,職員就不會提高自身職業化的形象,也不會把企業尋求卓越的精神傳遞給客戶,因為,職員不理解客戶是如何敏銳地透過觀察我們的外表來捕捉、判斷企業的文化和可信度的資訊。
在西方,很多國際知名的公司早就不再用廣告中的美女和俊男來表現公司的形象、尋求公眾的信任,公司理解到,個人(職員)的形象就是集體(公司)的形象。許多公司把形象作為一個職員的重要基本素質,因為他們知道職員的形象不僅透過他們的外表,而且還透過溝通行為、職業禮儀等留給客戶一種印象,這種印象反映了公司的信譽、產品及服務的質量,公司管理者的素質、層次等,透過對公司職員形象的判斷,客戶可以判斷公司的服務、信譽,職員的形象直接影響著公司的信譽。
如果你希望銷售人員提高業績,你要懂得如何讓他們的穿著和行為更代表你的產品質量。建立一個品牌非常的艱難,它也許需要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和成千上萬人的集體智慧。每年,世界跨國公司都要花億萬資金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透過廣告、公關、社會福利活動等等。公司的形象是企業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而公司的形象是透過企業的管理者、職員、銷售、客戶服務等等直接地反映出來。
許多跨國公司不惜重金為自己的員工進行形象培訓和設計,以提高職員個人素質。因為員工的素質代表了產品的質量,員工的言行代表了企業的文化和素養。據紐約州立大學對《財富》前1000名公司的執行總裁的調查,總裁們普遍認為如果公司職員能展示給客戶一個良好的形象,公司可以從中受益,員工的形象等於公司的形象,公司的形象直接影響著公司的利潤,因此保持優秀的公司形象是管理者努力取得的目標之一。
管理學家懷利在《公司形象》一書中指出:“如果透過外表、行為和客戶的關係,公司的職員能傳達公司的價值,這個公司就是成功的企業。”而很多公司卻依然不明白這一點。他們把大量的投資放入對產品的宣傳、廣告,以及對產品質量精益求精的提高中,但是,他們依然不能成功地在同行中成為卓越者。正如一個英國總裁所描述的那樣:“一個價值幾千萬英鎊的名牌能被幾個在見客戶時穿著隨便、挺不起身板、叼著菸捲在門口踱步的小子貶值!”那些漫不經心的僱員,那些破壞職業化的小節和習慣,會斷送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建立的品牌形象。
世界傑出的企業領導人,無不重視企業員工的素質和形象。傑克?